正因为此,古多福才会有了个和教授身份牛马不相及的特长:打铁。还是专业的。
没想到还会受到来自弟弟特长的波及,被人怼得说不出话来,古知恩好气。
大娘倒是热情又和气:“当家的今天会忙到比较晚才回来,要不,你们明天再来吧。”
古知恩好不甘心,就像爬泰山看日出一样,累死累活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下雨了……要怎么选?是不看了遗撼含泪下山还是明天卷土重来再爬一次?
盆还是要补的,山也不想再爬一次,今天爬上来都要命了,累成狗了,所以古知恩问:“大娘,这附近有住宿的地方吗?”
“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可以住我家里。”大娘把话说在前头:“不过要收钱的。我家在村里威望很高,经常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投宿,放心,都干净卫生着呢,包住还包吃,全是地道的本地特色美食。”
找到了住的地方,古知恩看上乔耀祖让他拿主意:“大爷,住吗?”
怎么能在人前乱叫!乔耀祖警告的瞪人一眼:“住。”
果然大娘很疑惑:“这是你大爷呀,还以为是兄妹或对象呢。辈份可真高。”边说边去办理入住:“还有两间房子,一间是单间双床,一间是套房,你们要哪个?套房是我们这里最好的房间,景色更好,住的也舒心一些,价格相应也高了些。”
其实也不算贵,住一宿780元,三餐包吃。相对于外面来说,这真的很良心价了,而且住的非常有特色,是瑶家吊脚楼。一座座别致的木楼依山势而居,山区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千脚落地的木楼。
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得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依山傍水建成,人与自然和谐而居,蓝天碧水之间,群山掩映之中,静若处子,美似仙境。掩映在古木翠竹中,就像一幅幅山水画。大有“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意境。
古知恩站在三楼走廊手扶栏杆远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是特色民宿,喜欢。真正的物美价廉。”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了部份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底层不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围着火塘吃饭,宽敞方便。有窗,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大娘现在以民宿为生,每一处都打理得非常干净,是个勤快人,而且非常热情:“闺女,饿了吧,下来吃饭。”
还真饿了,早就过午饭的点了,路上就胡乱啃了些乱七八糟的干粮,根本就不饱肚子。一听说有饭吃,古知恩都不想走楼梯,恨不能从三楼一跃而下。不过,担心给老‘巴梅’增加业务,累着人家,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走楼梯下楼,速度非常快,几梯并一步。
看的乔耀祖皱起了眉:“好好走路!摔掉牙说话会漏风!有你哭的。”
好在古知恩人品暴发,虽然在蹦最后三个阶梯时差点摔倒,但有惊无险稳住了,扭头就骂乌鸦嘴:“你就没句好话!”
被乔耀祖骂了回来:“你以为你是猪八戒他师兄?!”
什么意思?古知恩反应慢,后知后觉好一会才知道被骂是个‘泼猴’了,气的又是想以下犯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