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陷于颜值

作者:大爱在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啊?!古知恩傻眼,最后用点兵点将的方式买了三节,也不敢多买,郝女士不让她老公喝酒,管的很严,偶尔喝一次还行。还有两节送人,小姨父和小叔一人一节。

郑青天大手笔选了10节:“我家人多,好酒。这个回去他们肯定爱喝。”

乔耀祖也挑了10节,资本家买东西就是任性和爽快,都不挑的,直接指了指就定下了。

想想刚才自己的精挑细选,古知恩不由得感叹:贫穷使人小家子气啊。

有了大单,大娘笑得露出了里面特做的金牙:“你们拿回去后,得把酒从竹节里取出来,另用容器保存,竹子砍下后,竹筒失去了生命力,容易受到干燥的空气影响造成挥发、脱水;或受到潮湿的环境影响产生变质。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冷藏或低温,把竹酒装入包装袋中抽真空后封口放入冰箱冷冻层可长期存放,解决酒液蒸发流失以及霉菌滋生的问题。也可以放在干燥无尘遮光的环境存放,这种方法也可较长时间的存放,弊端就是酒液会减少酒精度也会随着缓慢的渗出挥发而影响竹酒风味。”

“行,大娘,听你的。”听专业人士的总没错。

古知恩还得到了大娘的特别叮嘱:“闺女,你可得把这酒和壮·阳酒区分清了,不要弄混了。”

“懂,我会做好标识的。”

卖了酒,大娘要去忙了:“你们自己到处随意转转,我要去准备篝火晚会,记得早点回来。”

郑青天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做导游:“带你们去个好地方,我前不久刚探勘到的温泉,我这胡子拉渣的咋来的,就是为了它在深山老林里呆了一个多月,也就今天早上才回来这里。发现有条近道,就是路难走了点,但是省时间,绕远路最少得三小时,抄近道半小时就差不多了。”

一听说有正宗温泉,古知恩浑身是劲:“去去去。”

郑青天还特意拿了个网子和筐子:“那附近山溪里有鱼,有点类似小银鱼,全长约成年人中指长度,身体细长,浅颜色,全身透明,纯色,无鳞,和小银鱼身体两侧从腮到尾巴各有一条银色的条纹不同的是,它是金色的条纹。至今我都没有查到是什么鱼种,问过瑶民他们说这种鱼难得,也很难抓,但味极鲜极美,方言叫法我听不懂,哎,阿祖你是这里人应该知道,你给我翻译翻译。”

不知道是郑青天发音模仿得不对,还是是瑶民独有的特色方言,反正乔耀祖和古知恩也没听懂,生僻的很。

不能解惑,郑青天好失望:“白瞎了你还是当地人呢,怎么能不知道呢?”

乔耀祖压根就不理他!当地人怎么了,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万能!再说了,瑶民和汉民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一段非常难走的山路过后,三人来到一个大山洞,很明显的就感觉到这里温差不同了,洞口长满了绿青苔,野篙和茅草,野草翠绿,还杂着有野花盛放,五尺多高的洞顶上,一大片绿茵茵的青藤直垂下来,遮着洞门。

洞口有块大石头像火炬,上尖下窄,当中圆,火焰的尖端,好像被风吹歪了。

洞口高度有四五层楼那么高,两旁都是很大块的石头。走进山洞,隐隐听见有滴水的声音,四面都是钟乳石,水滴顺着钟乳石滴下来,滴在地上。钟乳石奇形怪状,有的像海螺,有像竖琴,还有的钟乳石一排排得落下,像窗帘似的。

洞中有一片草地,一丝一缕的阳光从石缝中钻进来,照着这个布满星辰的山洞,使洞中蒙蒙的水气呈现出淡淡的青色,幽静缥缈仿佛青霞绕室。

洞大,能容最少上千人,在山洞里航行,曲折荡漾,水石莫分,奇幻异常,犹如遨游海龙宫一般。

郑青天高兴的手足舞蹈:“除了我,就只有你们两个来过了。我也是一次不小心从山悬滑落才发现的,算是中大奖。你们知道英国卡斯尔顿的石笋厅吗?那里就是山顶洞穴建造的,工作人员在洞口建造了石洞电影院,一次可容纳数百人,在凉爽的石洞中观影,声音通过石壁又产生回声,如梦如幻,成为火热的旅游景点,每年接纳游客10万人。我觉得这里完全可以借鉴石笋厅的成功,我已经勘查过了,这里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山翠绿碧水绕环,温度一直保持在25度至28度之间,最是宜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