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就是线膛枪手,也叫来复枪兵、轻步兵。十八、九世纪英军中的绿夹克,在一群红衣龙虾兵中独具一格。这是英军中的精锐。
他们不同于其他发起冲锋的红衫军,他们会悄悄摸到敌人阵地附近,用手里的贝克枪去狙击敌人。虽然当时的绿色军服和现在的迷彩比起来差别很大,不过就当是而言已经很难引人注目了。
美国独立战争中,一名英军绿夹克已经瞄准了华盛顿,当时他只要轻轻一口扳机,从此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美国了。只可惜当时由于华盛顿是背对着他,所以这名绿夹克没有开火,他认为在敌人的背后开枪有违骑士精神,结果没有打出这可以决定历史的一枪。
绿夹克来福枪团后来因为被英国国内认为是偷偷摸摸打冷枪,干着卑鄙无耻的行径,有违当年欧洲人的骑士精神,所以在英国国内遭到抵制,最后被军方打压,雪藏了起来。
直到一战,英国人吃够了德国狙击手的亏,才让绿夹克来复枪团重回战场,不过那个时候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不是贝克来复枪了,而是换成了狙击步枪。
赵鹏的散兵,也是全部绿色军服,身上的军服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很难被敌人发现。散兵的人选来自各部的神枪手,赵鹏把这些神枪手都集中起来,配发了最为昂贵的线膛枪,专门在战场上对付敌人的炮手、神箭手和抬枪手。
明军散兵们连连开火,每一声铳声响起,都有一名清兵倒下。散兵对清军的杀伤倒是小事,但是散兵的开火,也引发了清军胡乱开火。
听到明军中有人向自己开火,而且自己这边的城头已经有人中弹倒下了,于是清军也用手中的鸟铳甚至是三眼铳胡乱开火。
“砰砰砰”铳声轰鸣,双方对射打得十分热闹,可是清军这边已经倒下了几十人了,明军那边却无一伤亡。
清军的鸟铳也就只能对五十步内的目标进行有效攻击,三眼铳就更近了,只能打二十步以内。而明军散兵远远的在两百步外就已经弹无虚发,几乎每一声枪声响起,都有清兵倒下。
趁着清军鸟铳手和三眼铳手打完子弹,还来不及装填的机会,明军铁甲掷弹兵往前推进,接近了城墙下方。
清军的鸟铳和三眼铳装填没那么快,绿营兵弓箭手连忙张弓搭箭,朝着这些明军铁甲兵射箭,可是箭雨落在他们身上,全部都被铠甲挡住,箭矢掉落在地上。
双方距离五十步,铁甲兵纷纷端起燧发枪,对城头开火射击。
在五十步之内,滑膛枪还是能够打准目标的,前面的一百名铁甲兵开火射击,击中了城头的一些守军,把他们打得接二连三的惨叫着倒下。
明军散兵远远地以线膛枪来掩护铁甲兵,发现有清军鸟铳手、抬枪手、虎蹲炮手露天,散兵远远的就是一枪,直接击毙了清军火器兵。
只要不碰上火器兵或是大锤、大斧之类的重兵器,铁甲兵就是无敌的存在。
散兵们远远地躲在海边礁石后面,端起线膛枪对准城头,不时打出一枪致命的冷枪,伴随着枪声响起,被他们瞄准的清兵往往就是头部中弹倒下。
当然了,在米尼弹还未诞生的年代,散兵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就是装填速度太慢了,因为枪管刻了膛线,所以子弹很难推进枪膛里面去,单纯的用通条是很难把子弹推到底的,有时候往往要用小木槌来击打通条,才能把子弹推到底。
因为子弹难装填,经常需要用到铁锤捶打,所以通条往往用的都是铁通条。为了让子弹能够比较容易的推进去,还要用昂贵的丝绸来包裹子弹。
散兵们用的定装子弹,和普通步兵用的定装子弹又不一样,散兵的子弹没有纸质弹壳,而是子弹和火药是分离的,定装火药平时放在竹筒内,装填的时候,把竹筒的盖子打开,把颗粒状的火药从枪口倒进去,再从子弹盒内取出一枚用丝绸包裹的橄榄形子弹,塞入枪口,用通条捅了几下,如果顶住了推不进去,就要用木槌捶打通条了。
把子弹推到底后,再用尖嘴壶往药池内喷入引药,然后盖上药池盖板,这就完成了装填。射击的时候,扣动扳机,药池盖自动打开,药池盖的铁片竖了起来,夹着燧石的击锤撞击在铁片上,喷出火花压入药池内,点燃了引药,火枪就发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