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皇帝陛下非要哥舒瀚海出征,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皇朝的兵力部署,一直都是外实内虚的风格。
在西边、北边,皇朝部署了重兵,用来抵御蛮族的入侵。
为了战事的随机应变,皇帝还设置了节度使,让他们管理着当地的兵权政权,大小事务可以自行决断。
如此一来,蛮族虽然控制住了,但安旭山这样的野心家也就随之而生。
老皇帝何尝不想找个能征善战又忠诚可靠的年轻将领,但却始终找不到人罢了。
无可奈何之下,老皇帝只有选择了老朽废病的哥舒瀚海。
听着父皇絮絮叨叨的话语,李扩这才知道,自己想的还是过于简单了。
……
傍晚时分,心情沉重的李扩离开宫廷,烦闷而又担忧。
皇帝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潼关和哥舒瀚海身上,一旦哥舒瀚海也叛变了,或者潼关不幸失守了,到时候该怎么办?
似乎除了连夜逃走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
心情烦忧的李扩让人掉转车马,去街市上买了些名贵的药材,然后亲自送到哥舒瀚海府邸中。
几天后,哥舒瀚海感念皇恩、抱病出征。
跟随哥舒瀚海出征的,是六万多长安子弟。
这些人都是新募集的士兵,绝大多数人从未上过战场。
甚至有一半人从没摸过兵器。
从军之前,他们不过是长安城附近的农夫、商贾、工匠、无赖子……
但现在大敌当前,老皇帝哪还顾得上这些?
年迈的哥舒瀚海已经不能骑马,他坐在马车里行军。
随着马车的摇晃,哥舒瀚海也是心潮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