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辩经2

作者:雪满林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兴起了西汉之初的今文经学里面掺杂这些东西就太正常不过了!

然后汉武帝的时候,虽然用来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董仲舒的儒术却尼玛本身就掺杂了许多神学内容,什么天人交感之类。

皇帝是天子,上天之子,一旦做了错事,就会被上天降下灾异来惩戒。

这大概也包含了对于皇权的一种限制,所谓的屈人而伸天!

然后光武帝刘秀打天下已经足够神奇的了,在王莽新政时代,就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的谶讳出来。

王莽一口气杀了三个刘秀,最终还是被光武帝刘秀当了天子。

再加上昆阳之战的时候流星坠地的事情,你觉着光武帝刘秀会如何看待自己?那肯定就是我就是真命天子啊!

所以这东汉的今文经学当中,更是添加了无数神神鬼鬼的谶讳之学!

而古文经相对纯粹,对于今文经学的那神神鬼鬼的那一套相当不感冒。

这肯定不是古文经学如此先进,搞什么唯物起来,而估计也只是对于朝廷的反感,对于天子神圣的一种质疑!

毕竟看看这东汉一百多年的历史,除了光武帝刘秀之外,就没有长命的皇帝。导致朝政动荡,往往孺子皇帝操控与权臣之手,也实在让人很难真正相信天子的神圣性。

然而这个时空世界,终究还是有着鬼神的,终究是处在神话时代已经结束,但是距离不远的时候,还有着很多神话时代的遗留。

便是古文经学当中的神话内容也不少!

所以这黄安也不敢说这世上没有鬼神,只能表现出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可能有鬼神,但是我不去接触他。

事实上,这也是后世儒家对于鬼神的基本态度。这也是构成了后世东方世俗化社会的起点!

若是再按照今文经学发展下去,那么日后儒学宗教化是避免不了的。那么后来的历史也将极大改变,东方可能从世俗化的社会形态,变成西方,或者中东的那种宗教化社会了。

作为一个后来人,郑小明其实是对于黄顺的态度很欣赏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谁让他郑小明屁股坐在今文这一边呢?

郑小明也懒得多说废话,只是对着空中一伸手,喝了一句:“风来!”

身上转化为苍天气数的一丝力量顿时沟通星命,顷刻间就有大风吹起,吹的所有人衣袍猎猎作响,也吹的对面那些太学生们连眼睛都张不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