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卫平会带着栓子过来吃饭。
栓子本来应该和二丫一起过来的,不过杨氏带不过来两个孩子,便先让邹氏养着栓子。等栓子到上私塾的年纪再来这边。
卫平在知道卫宴考中童生后,有两三天的时间没跟邹氏说话。邹氏也知道自己理亏,如今老实了许多。
沈秀对邹氏毫不关心,只要卫平以后不犯糊涂,邹氏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期间,沈秀还回了一趟娘家。
她如今手头比从前阔绰许多,私下里给了沈母不少银子。
沈母的病仍是老样子,沈秀让她不要省钱,该吃吃该喝喝。
从娘家出来以后,沈秀还去看了看崔大娘和槐花。
春蚕吐丝的时候,她那时候在县城,没有来得及回来。
这次她来,崔大娘和槐花已经把蚕丝都给她染好了。
今年崔大娘养的蚕比去年还多,因此收获的蚕丝也多了好几倍。
沈秀欣喜地看着眼前的蚕丝绣线,有了这么多蚕丝绣线在,今年她就不用托李妙儿从江南那捎绣线了。
崔大娘却有话要对沈秀说,支开槐花后,便跟沈秀说起她的身体。
“老婆子我已是一把年纪了,今年春天养蚕的时候,就觉得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我活了这把年纪,就是马上入土,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只是槐花年纪还小,我就怕我走后,她连个伴也没有。所以我想着,你能不能帮她找个好人家。”
沈秀沉吟道:“这事我也想过。可她跟我说过,这辈子不打算再嫁人了。”
崔婆子道:“这事可不能依着她。不嫁人的话,她下半辈子怎么办。”
“你只管留意着,要是遇到合适的人选就告诉我,我来说服槐花。”
沈秀道:“那好吧,我先留意着。”
话是这么说,可是沈秀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人选。
她所认识的人里,只有曲桓在年纪上合适。可是曲桓家境不错,估计看不上曾经定过亲的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