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看老太太推着小车十分辛苦,便主动上前道:“大娘,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老太太推辞了两句,架不住她手脚俱软,心里一权衡,便接受了沈秀的好意。
路上沈秀才知这老太太姓崔,人称崔大娘,一辈子无儿无女,早年一直与老伴相依为命,去年老伴也走了,只剩下这老太太一人靠着编筐子度日。筐子没那么好卖,老太太便饥一日饱一日。
即便这样,沈秀把她送回家以后,崔大娘也一定要留沈秀吃饭。
沈秀推辞不过,便留下来和崔大娘一起准备饭菜。
崔大娘去后院摘菜的时候,沈秀也跟着一起去了,然后便看见后院的空地上放了不少簸箩,簸箩里面装满了桑叶。
“大娘,这桑叶是用来做什么的啊?”沈秀好奇地问道。
崔大娘道:“这桑叶自然是来喂蚕宝宝的。今天我出来得早,便没把蚕宝宝从屋子里端出来。”
蚕宝宝,沈秀听了眼前一亮,“大娘,能不能给我两只蚕宝宝,我想拿回去养。”
崔大娘道:“你想养着玩,只管拿去就是。”
沈秀笑道:“我不是拿来玩的,我想用它吐出来的丝做绣线。”
“原来你是要蚕丝啊!”崔大娘道,“老婆子我别的没有,这蚕丝倒积攒了不少。”
崔大娘听说沈秀要蚕丝做绣线,便带她来了自家的杂物房,然后从房里的一个旧箱子里取出一个包袱来。包袱里面装的便是乳白色中带点发黄的蚕丝。
沈秀只一看这颜色,便知道这是正宗的蚕丝。
“大娘,你既然有蚕丝,怎么不拿出去卖钱?”沈秀问道:“这蚕丝不比筐子有价值吗?”
崔大娘却叹了口气,“如果是在南方,这蚕丝当然多得是有人要,可在这里,人们只认棉花,没人要这蚕丝。要不是这养蚕的手艺是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我老婆子也不会养这蚕宝宝了。如今留着这些蚕宝宝,无非是打发时间罢了。”
沈秀摸着蚕丝不语,蚕丝确实不如棉花实用,价格也高。可是蚕丝确实是个好东西,用它做成的绣线不仅比棉线有韧性,而且有光泽,绣出来的绣品也会自带光泽。
她以前给一些有身份的客人做的绣品,便都是用的真丝绣线。而真丝绣线也就是蚕丝绣线。
沈秀想到这里,便问崔大娘,“大娘,这些蚕丝能不能卖给我?”
崔大娘有些疑惑道:“你要这蚕丝做什么?”
沈秀笑道:“不瞒大娘说,我是个绣娘,这蚕丝我打算拿来做绣线,所以这些蚕丝我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