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麦贵他们一阵忙活,先将高梁,黄麻收获回家,处理好后,随着通过割、拉、垛,摊,碾,扬,馏,将大豆颗粒归仓,秸杆垛起后,立刻便拉着化肥,没明没夜地犁起地来。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却说麦贵随着寒露节气到来,经过三四天,不慌不忙的忙碌,将小麦播种到地里后,早已计划好要在冬天这个农闲时节,把大队划给亚军的宅子,扎下根脚,填平泥土,以备明年春上盖房的他,随着便往村南窑厂问价,买砖去。
砖厂早已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了,至于怎么会成为三个,这个说来也没有奇怪的,各地施行了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家家为了脱贫致富,在找不到致富门路的情况下,看到砖厂的砖头,因为各地建房的大力需要,而供不应求时,那些头脑灵活之人随着公社砖厂对外承包时,为了尽快发家致富,从而成为村上的万元户,于是,便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趁势而为,以承包的方式,在公社砖厂的南北两面,又各建了一个,将砖厂由一个变成了三个也。
而三个砖厂的老板,为了增大产量,皆特意聘用四川人,前来生产坯子,一时间,干得自是红红火火,热火朝天也。
话说麦贵到了窑厂,东奔西走问明了三个砖厂的价格,皆四分钱一块后,又对三个砖厂的砖块大小长短,经过测量对比,觉得还是买原公社砖厂的砖块合适后,立刻掏钱买了一万八千块砖,拉回到划在六队地面上,一个北面,东面皆临坑,且东西十二米够,南北十八米不够的宅子后。早已准备好椽子、檩条、袯材的他,决定立刻就扎根脚后,随即往漯河买了沙子,白灰,水泥,及小寨杨瓦厂的屋瓦,在宅子的东面利用沟坑,淘了白灰后,立刻找寻到本村建筑队的领头人郭运成,便商谈盖房的一切事项去。
却说郭运成当闻听,自不迟缓,趁着阳历十二月上旬,天还没有降雪,按照麦贵选好的日子,带人到了地方,经过东量西测,将橛子钉下,线放好后,随着便吩咐挖根脚去。
却说麦贵当见白灰撒好后,夫妻二人,自不迟缓,随即拿了铁锹,带着亚军,亚民到了地方,经过一番劳作,挖了根脚后,随即便“一二一,一二一”喊着号子,打起夯去。
话说郭运成带人正在粉墙,闻知根脚已经挖好,随即先派人前往活灰后,次日,领人便扎根脚去。
却说郭运成指挥手下,铲灰的铲灰,运砖的运砖,砌墙的砌墙,经过两、三天,热火朝天地猛干,将根脚扎好后,决定来年过罢十五,再来砌墙后,随着便又粉墙去。
却说麦贵夫妇当见房子根脚扎好,随即找了个木工,拼对了檩条、椽子、窗户、门框后,针对不够大的宅子,以及处在洼地中的屋坷垃,自不怀恨、埋怨,也不找帮手,随着驱赶着牲畜,便日复一日,不间断地拉宅子后面坑里的土,垫起宅子来。
话说麦贵夫妇两人装装拉拉,卸卸装装,经过一个来月的辛苦劳作,将屋坷垃填平垫满后,眼见马上就要腊八节了,停止拉土的他们,随着便着手置办起过年东西来。
却说杨荣花在准备年货时,当接二连三、多次听到刘琴要给亚民介绍媳妇的话语后,面对着热心肠的刘琴一年来执意要说媒,以及针对亚民从没有出过家门,及一年来没人说媒的情况,随着和丈夫商量合计了一下,虽然对于前往贵州相亲不抱有太大希望,但决定让亚民出外跑跑,见见世面后,自也不管马上就是二十三了,随即拿出路费,便让刘琴领着亚民,由漯河坐上火车,前往贵州见面相亲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