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超小型的氢弹。
自然不能把靶丸设计的太大。
太大太危险。
而且事后怎么利用这些能量或者用来烧水。
都没有那么简单。
可能还需要在靶丸面密度、压缩程度、能量耦合度方面,还有很多关卡需要一一突破。
所以苏翰从一开始也没有打算把光龙二号继续迭代下去。
现在的关键还是继续其它技术路线。
积累更多的核聚变经验。
……
巨龙能源再次召开了高层会议。
苏翰道:“这次咱们的光龙二号惯性约束聚变装置测试的非常成功。谷副总和罗副总你们辛苦了。”
谷顺安和罗达急忙推说不辛苦。
两人当然非常高兴了。
主要是他们也没想到光龙二号性能如此的牛逼。
不过两人也知道。
光龙二号能完成如此不可思议的成绩。
主要功劳还是苏翰提供的算法。
其实说到技术水平光龙二号还没有达到米联邦国家点火装置的水平。
甚至连国内神光装置的水平还略有不足。
但性能却远超国家点火装置和神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