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早起

作者:镶黄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总以卖珠宝小件货的为中心,四周设摊,发货更在其外。

至五更天,抓货的上市,各提玻璃灯,直奔各人每日心目中所记出货的所在地。

看着几件可买货时,即收拢一起,然后徐徐讲价。

讲价大的在袖中拉手,以手比数。

如按二指为大数,再按三指为零数,即二十三元,或两元三角。

若只是几角钱就不必用拉手,可以说“暗语”,暗语即“行话”,亦称“黑话”,又称“春典”。

比如“么、按、搜、臊、歪、料、俏、笨、脚、勺”,用这十个字音,便可分别表示一至十。

抓货人在价钱未讲妥和未声明不买以前,其他抓货人不能越前另买,谓之“没买完哪”。

买时要先拢起,后讲价的,就是为的这点。

还有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抓货要趁早,不能怕辛苦。

地摊上的货物越早去,就越“新鲜”。

如果去晚了,也许就剩一堆“烂白菜帮子”在那里,哪儿还有“宝”可言哪。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就是这个道理。

而这种带有诡秘气氛的不正规市场,之所以会从明朝一直到如今都存在。

其缘故当然是因为这样的经营特点适应了人们某些特殊的需求。

比如说民国以来,推翻了满清政府。

一些皇亲贵胄,失去了皇室每月供应的皇粮。

偏偏又没有一技之长,就只好靠卖旧物生活。

可这些人呢,其中也不光都是没脑子,被几句好话哄得团团转的“秧子”。

有的人就觉得把东西卖给收旧物的“打鼓儿的”不值当的,老觉得亏得慌。

但自己去大街上卖,公开讨价还价,更丢不起那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