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是四十四章 惊世绝品

作者:镶黄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宁卫民说服大家是有困难的,所以只能由他个人出资,来支持宫灯厂做这件事。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不过话说回来了,也多亏了现在国内经济大环境才刚刚起步。

无论红木还是大块的翡翠,这些原材料选择丰富且价钱不贵。

就连著名画家的润笔也在谷底,知名的工匠也不受世人重视。

这才能把制作成本降低到了没法再划算的程度。

最终,合出来所有的工料成本一均摊,也就差不多一万块一盏灯。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性价比,才是宁卫民愿意花这笔钱的真正原因。

至于说的制灯所需的技术要求上,按说比财力更不好解决。

因为木作和宫灯其实是两個行业。

这四盏灯却需要同时精通这两门手艺的能工巧匠亲力亲为。

如今宫灯厂的老人几乎都走了,死的死,退的退,还能去哪儿找这种“两门儿抱”的人啊?

现实条件是,宫灯厂的木匠没一个人具备这样的木艺水平。

京城木器厂的老师傅水平虽然是够了,可人家又不懂宫灯的结构。

所以还多亏了京城工艺木刻厂就是原先从宫灯厂分出去的企业。

他们厂里总算还留下个六十一岁,仍然不服老,不肯回家抱孙子的老木匠李宝善。

这位就是当下京城里,既精通木艺,同时还懂得宫灯结构的唯一老匠人。

而宫灯厂前年退休的一个老职工——球灯韩的徒弟吴玉宽,也还没到七老八十,不能动弹的地步。

一听厂里要做这种等超品的宫灯,这老爷子就又痛痛快快接受了宫灯厂返聘,回来帮忙了。

说白了,这件事能成,是万幸中的万幸,哪儿哪儿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的寸劲儿。

要但凡差那么一点,这事儿还就没戏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