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黄忠总觉得对面的敌将贺齐似乎也看出了他们乃是诈败,追击过来便是抱着这样的打算!
黄忠又把郭陆叫过来,问道:「各部旗帜如何?」
「回将军,」郭陆精气十足地叫道:「俺与各营的旗官,从开始诈败到现在,一直都保持有联系。将军说要做到散而不乱;可以丢弃不必要的辎重,甚至假军旗,但各部的渠道必须要保持畅通。这一点都做到了。」
黄忠闻言点了点头,放眼四看,他们这路人马此时又道了一条清溪的边上,水声潺潺,顺着望去,蜿蜒直到很远的地方。
沿岸长的有蒹葭,在风中轻轻摇动,火把一映,白茫茫的一片,枯萎的芦苇、水中的泥土、以及种种的气味混合在一起,扑面而来。
除了马蹄奔腾的喧哗声,时不时还会有野鸭、宿鸟等等「扑棱棱」地惊飞掠走。一支又一支的火把,从黄忠等人的身边一闪而过,红腾腾的火光照亮了马上骑士的面容,多的为兴奋神色。有很多认识黄忠的军官、士卒,跑过去,还不忘扭回头嚷上两嗓子,或者喊:「将军,孙贼快追上来了。」或者叫:「前边吴将军怎样了?咱什么时候开始回头反击?」
不多时,前头有两三探马奔驰而到。
他们来不及下马,甚至连减缓马速都顾不上,直奔到水边,方才用力拽住缰绳,绕着黄忠诸人来回驰骋,践踏起溪水、泥土,「哗啦啦」的响:「将军!我部前锋已与吴将军碰头。吴将军令我部按原计划行事!立即展开部署。」
「好!」
听到这话,黄忠勐一击掌,喜上眉梢。
他本就性子沉稳,又跟在王政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颇以喜怒不行于色为荣,但此战委实事关重大,眼见最难的一部分终于完成,心中的喜悦实在按捺不住,当即朗声大笑,转顾左右,便是一声断喝:「郭陆!」
郭陆应命而出:「末将在!」
黄忠慨然说道:「即引你本部,并再拨与你两百人,继续往西边奔逃,每个十人队,多打出两倍的火把!再把队列的间距散开一点。务必要瞒住贺齐,教他以为我军仍然在向吴将军所在的位置溃败,不要求你杀敌,把贺齐引过去,就算你的大功一件!」
「诺!」
「命其它诸部集合,熄灭火把,随本将沿此小溪,先转向北行,然后兜转至贺齐后翼,从后边抄掠杀出!」
郭嘉定策的关键便是,无论是吴胜还是黄忠,谁先抵达紫蓬山,便负责诈败诱孙策军出山,不管出山的敌人有多少,诈败的一方先向西面奔跑,尽量远离东面的襄安、临湖诸城,同时,另一路则悄然无息地抄道兜转,急行前进到紫蓬山前,给出山的敌人来一个反包围!
一旦反包围形成,埋伏的孙策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弃置出山的友军不顾,任徐州军队将其吃掉要么...
山中的剩余人马也只好全线出击,来拼力救援被反包围的部队。
如果是前者,对徐州军来说,在形势大优的情况下自然是会以最小的代价再次消灭一部分孙策军,对方的剩余人马也绝对难以再拦截他们南下舒县的道路了。
如果是后者,就把山中的闯伏战,转变成了黑夜之中,平原之上的野战对决,而这样的时间点,这样的地形,徐州军有绝对的自信击溃天下任何一支诸侯的兵马!
总之,不管贺齐部会选择哪一种对应之策,在郭嘉看来,都会进一步削弱孙策的兵力,同时大大减轻舒县王政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