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将旗下近千兵卒,众星捧月般的簇拥出一位女将,英姿飒爽,眉目如画,正是首次在孙策面前摘下头盔的乔绾。
乔绾冷冷地看着孙策,咬牙切齿道:“孙贼,当日屠戮皖城之日,可曾想到今日?”
却见孙策洒然一笑,摇头道:“本将只恨当日屠刀举的不够高,方才让你逃出生天,以至成为后患。”
“你!”
乔绾气极,正欲叱骂,却见孙策已转首望向黄忠问道:“王政呢,为何不见他?”
黄忠沉声道:“吾主本也要俺在厮杀之前,给孙将军传几句话?”
“哦?”孙策侧目笑道:“本将洗耳恭听。”
“俺家主公说了,孙将军当日虽然逃出重围,也不可能毫发未损,受伤必然不轻,加上心性向来急躁,若是赶至襄安,必是日夜奔赴,人马困顿,导致元气未复,只需入得襄安,千余精锐便足以取阁下首级。”
“乌合之众,便是再多,又何足道哉?”孙策眼中闪过冰冷的寒光,傲然道:“王政若真有此自信,又何必派你三人亲至呢?”
“一方面自然是为了以防万一。”黄忠道:“另一方面,主公说将军这等英雄人物,总不可死在小卒手里,以辱英名。”
“哈哈哈。”听到这话,孙策纵声狂笑,连连点头:“不枉相识一场,天公将军深知我心。”
“只是他既知此事,为何不亲自出马,本将若能死在他的手上,方算的上是了无遗憾。”
黄忠默然,这点王政又没告诉过他,自然无从回答。
“本将知道了。”
孙策皱眉思忖了会,突然剑眉一挑:“原来在天公将军眼里,本将的分量毕竟不如公瑾啊,他是担心亲自杀我,会导致日后招揽不易?嘿,自欺欺人,本将死在何人手里,难道他便脱的了干系了?”
眼见黄忠依旧没有回答,孙策不再多言,只道:“本将最后还有一个疑问。”
他一字一顿地道:“你们是如何取襄安的?”
这是孙策最为不解的一点,也是他身陷绝境的最大原因,要知黄忠等人能这么快赶到襄安已极为不易,又如何这般迅速地夺下襄安呢?
这时一旁的魏延笑道:“这自然要感谢孙将军的好弟弟了,若无他这位孙家公子爷出面,郭军师又怎能轻易的赚取城门,直入襄安。”
“仲谋?”孙策先是一怔,旋即惨然一笑:“本将明白了,难怪后面再无他的消息,原来已落入你们的手中。”
至于对面如何逼迫孙权背叛他这个亲哥哥的,孙策已不用问了,其实背叛他的未必就是孙权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