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最为繁华的齐郡,都已少见帆影,惟有河畔的几个县城处才瞧到些许泛舟撒网的渔民。
除了北海国。
即便是在不久之前遭遇大股黄巾贼寇的侵扰,可危局一破,第二日便能见无数楼船从近海航路驶出,凭此便可见此地居民的生活状态。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其相国的功劳。
孔融、字文举,乃儒圣二十世孙,自幼便名动天下,自身更是当世大儒,经学宗师。
这般有大才且出身好的人物,再加上身居高位,想当然地,都与平易近人绝缘。
不过今日的筵席之上,天下知名的孔北海,却是一反常态地热情主动,全无架子,往日脸上的倨傲自衿,更是半点都无。
“玄德,且满饮!“
似是心情大好,从开席至今孔融除了举杯痛饮,便是邀人举杯痛饮。
听到呼唤,下方榻几上一个披甲将官连忙抬头,先是温和地笑笑,随即便在身侧美婢持壶倾酒下,也连忙举杯回应。
这是个让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不凡的青年。
哪怕刀剑环腰,甲胄随身,更是刚从沙场厮杀返回不久,却依旧让旁人能忽视那凛冽的兵气,油然而生亲近之情。
尤其是他那双弯月眉下的眼眸,望向别人的时候,似乎永远都带着真诚和热情,令人本能地生出近乎盲目的信赖:
无论青年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在为你着想,绝不会有半点欺瞒之心,加害之意。
这或许便是天生的才能吧。
若说四百年另一位刘姓人是“天授其智”,那他应该便是“天授其魅”了。
这青年正是如今的青州平原令,未来的汉昭烈帝,曹孟德的一生之敌...
刘备!
“文举公。”见孔融从开席饮到至今,且每杯急饮,如今两颊已一片陀红,刘备好心劝道:“美酒虽好,也需适度,以免伤身。”
“无妨,无妨!”
望着刘备那双真诚的眼睛,孔融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