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上下同欲者胜。
今日袁术君臣这一场表现,在旁的王政其实也颇有收获。
说起来,除了起事之处,后面无论是攻徐州还是克泰山,在“师出有名”这块,他其实不是特别重视。
一则是占了系统的便宜,先天就不需要考虑过“上下同欲”,他想干什么,手下就得干什么!
二则是因为身份乃是贼寇,本就不太在意天下人的看法。
......
“孙策既已深入丹杨,乘胜追击乃应有之理。“袁术长身而起,面色肃然,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概:“此一路,便交予伯符。”
他凝视着程普,道:“程普,本侯予你五千人马,前往增援。”
“喏!”
“下邳笮融,丹杨人也,此人前几年聚几百壮勇投陶谦时,吾曾令人盘查其过往,据说曾以勇闻名乡里,不可轻敌,此一路,赵勋,便由你为主将,带一万人马前去,必杀其尽绝!”
“喏!”
谷騆“至于广陵...“徐徐观望众将,袁术道:“赵昱虽是新任文儒,既不通武略,亦根基未稳,不过倒也不可小觑,此一路,亦需智勇双全之将,不知谁人愿担?”
他简直就差指名道姓说赵昱是软柿子了,话音未落,便见七八个武官几乎同时出列,在铿锵地盔甲晃响中异口同声道:“末将愿往!”
王政却是面色一动。
袁术刚才那番话中,唯一让他留心的,反而只有“新任“一词。
有多新?
若是发生在刘备任徐州牧后,那不是明摆着是其委以重任的,要么证明这赵昱颇有能力,更得信重,更关键的是...若是下邳,广陵同时发生战事,对方有可能会更重视这一路!
便在他思忖之时,默然良久的阎象突然插嘴道:“主公,广陵,下邳皆乃徐州之地,便是吾军出师乃是为天子尽忠故,王刺史既然在此,亦需问问他的意见!”
“对啊。”袁氏一拍案伏,故作懊恼地将视线扫了过来:“御寇,咱们如今同朝为臣,更已结盟,本不需见外,只是若是两郡皆由本侯人马前去,是否违碍?”
“州牧多虑了。”王政面色平静,笑道:“于公,州牧乃是政的上官,于私,亦是政的长辈,何况此次出师乃是为北上奉迎天子所做准备,怎会有何违碍?”
“倒是州牧麾下勇士,人人闻战而喜,俱都慷慨之士。”说着,便拱手道:“政在旁观之,亦是有些手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