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渤海之寇

作者:吃瓜子的犀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每十所官塾,必有一个学正,由天辅军和天机营中识字者去担任,不需讲课,日常的职责,在巡查、监督、协调、上传下达。

至于这些官塾的教材,统由司马府的官学司编纂。

其实两汉本就有现成的教材《训纂篇》102章。

《训纂篇》,改编于《仓颉篇》,此书为汉初乡里的教书先生将秦代李斯所作《仓颉》、赵高所作《爰历》、以及胡毋敬所作《博学》三书而合,本已将当时“六经”及各种典籍中所出现的字基本上包括在内。

因该书重复字多,成帝时李尚取其中的正字作《元尚篇》,平帝时扬雄又删去《仓颉篇》中的重复字,并另补充一批有用的字,续成《训纂篇》89章,东汉班固再续13章,共102章,作到无重复字。

在这些教材上,又按照王政的吩咐减去了一些空泛之言,加了些筹算和农业耕作的基本知识。

平常的农家,顾得上吃穿就算殷实了,没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因而王政将学费全免,先生俸禄由官学司发给。

同时又照顾到草芥存活不易,开课只在农闲,农忙的时候则不强求。

唯有一点,农闲之时所有六岁以上的孩子必须要去听课,这点绝无半点商榷。

王政也是没办法,其实天朝的封建时代,无论是皇家还是世家,对于基本的知识上并没有做到封闭。

只不过大部分草芥百姓因为生活艰辛,根本没空去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今乱世愈发如此。

这种观念一时间很难扭转,便只得采取强迫的手段。

港口距离下邳尚有好几十里地,古剑看看天色,暮色已经逐渐转入夜色,而城墙却还是隐约可见,便道:“各位兄弟,咱们走快一点吧。”

“入夜前必须入城,省的关了城门又要麻烦。”

众人纷纷应是,纷纷打马催促,未及三二里,大道上迎面跑过来了一群人。

人数甚多粗略一看约三四百,带头的喊着口号,其它人排列整齐,一边跑步,一边跟着高声喊叫。

这么多人一起叫喊,声音非常大,惊动的宿鸟乱飞。吓了众人一跳。

魁梧大汉安抚住坐骑,问道:“他们在喊甚么?怎么唱歌似的。”

古剑一边指挥着众人让路,一边回答道:“本来就是歌儿,唱的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烟尘滚滚中,这群人路过这群海盗身边时没一个转头去看的,一个个目不斜视,精神百倍,保持行列的秩序,迅速奔跑过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