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者凶气也,黑者死气也,孙策的白虎相不仅不稳,竟还被凶死之气渗透,嘿,孙策短期内必有一场生死大劫,凶多吉少!”
“这...”周瑜登时心急如焚,刚想问问周尚可有什么解救之法,却听周尚又面露不屑地道:“这竖子死期将至浑然不知不说,竟还野心勃勃,急功近利!”
“那日他来寿春见你时,说什么袁术昏庸无能,话里化外,吾已听出其有自立之心,嘿,大丈夫不甘人下,志向高远这倒也无可指摘,只不过天数有定,吾在孙策的身上,可没看到半分王者之气!”
“既如此,便是如他所言,占据江东之后,趁北方群雄纷争之际,再去夺下荆襄之地,进可力图中原问鼎,退可割据半壁称王,这战略的确是没问题,不过若无意外,恐怕也是为他人做嫁!”
若是王政在此,听到周尚这话必然打心底佩服起来,毕竟他这后世穿越者可是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孙策的确是打下了江山,却让弟弟孙权坐享其成了。
关键是孙权称帝后也只追谥了老爹孙坚为武烈皇帝,对于真正的东吴奠基人孙策,却是只给了个“长沙桓王”。
周尚不知道来龙去脉,可聪明如周瑜,此时却已从他的话中隐约推测出了真相。
赤虎相额头有凹陷之状?
这是不是孙策在开阳和王政一战时所中的那一击重拳所导致的?
凶死之气渗透...
是不是昭示着王政此番率军南下,对孙策极为不利?
生死大劫?凶多吉少?
又是不是代表着孙策此番胜少败多不说,更有身陨之虞?
想到这里,周瑜心中警钟大鸣,却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孙策的能耐他可是十分清楚的,便是单打独斗略逊那王政一筹,可这不代表着治军列阵,决机沙场之间,亦会同样不如啊?
况且据周瑜所知,孙策似乎很早就知道徐州军入扬州来援的消息,这也是他至今本人还留在襄安,无论临湖还是合肥的战事都不曾亲临战场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养精蓄锐,对付王政的!
便是退一万步说,就算王政当真技高一筹,孙策战事失利,也可立刻撤退返还丹阳,徐州军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取得一场连孙策这样的主将都危在旦夕的程度,也不太可能吧?
毕竟无论是王政还是徐州军,在水战上的表现似乎一般般啊。
而丹阳的前面,可是有长江天险的存在!
越想越不明白,周瑜思忖再三,将自己方才的想法和盘托出,旋即对周尚恳切地道:“叔父既有此仙术,能看出伯符此番多有灾厄,想必当有破解之法!”
“伯符年纪尚轻,便是此次遭逢兵败,其实也未必便算坏事,若能因此磨砺心性,他日依旧大有可为,其与侄儿情同手足,更有升堂拜母之谊,且还望叔父看在侄儿的面上,助其渡过这一次大劫吧!”
周瑜后半句讲的是情分,可前半句却是在利益上以旁敲侧击的方法点醒周尚,若是能救下孙策,其实也算是给庐江周氏结了个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