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西北边关

作者:半章水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下的和硕特部,准葛尔三大部,与林丹汗之蒙古的争锋,其根本原因,亦是在于大恒对边关的封锁。

外来资源的断绝,本土生存资源又无法完成对本土人口的供给,矛盾自然诞生。

而当边关封锁的解除,哪怕只是西北边关封锁解除,带来的,自然就是汹涌澎湃的需求!

近十年的边关封锁,连年的战乱,庞大到恐怖的需求,直接涌向大恒的这西北边关。

在定国公周遇吉之奏本上,甚至有言,国内任何省份,任何地域的任何物产,只要至这西北边关互市,基本上价格都能翻上数翻卖出。

庞大的需求,自然促进着生产的供给,以及需求与生产交汇之下的繁荣。

边关之荒凉与商业之繁荣,俨然在这西北边关之地,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西北边关的繁荣,也是陕西这个多灾多难之地,唯一的造血枢纽所在。

很是清晰的一点,那就是商业的繁荣,必然会慢慢带动百姓富裕。

百姓富裕,又会更进一步的促进商业繁荣,如此循环往复,百姓的抗灾能力跃迁,生存环境提升,天灾之下,朝廷的压力,也能大大减弱。

天子所期待的场景,俨然已经从这西北边关,正通过蔓延的商业脉络,一点一点的朝各地覆盖而去。

漠南,漠北,漠西……

如此浩瀚之地,堪称恐怖的资源需求,古之丝绸路,今之聚宝盆!

南北之平衡,在这聚宝盆的影响之下,亦是再给北方添上了一枚筹码。

天子之宏伟预想,在这西北边关,俨然已经初显雏形。

当天子之驾抵达西北边关之时,已然至昭武十年末。

对天子而言,这是一次巡视边关之旅,但对边关之外而言,大恒天子亲至西北边关,这无疑就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从前明,到大恒,不管是镇北侯,亦或者秦公,乃至当下的昭武帝。

天子每一次至边关,皆是一片腥风血雨,对这一点,体会最深的,莫过于从前明开始,就与当今天子纠缠不休的林丹汗了。

从当年镇北侯数万铁骑北踏草原,击破漠南漠北,将他林丹汗从亡国边缘拉了起来,再到大恒初立,他林丹汗与后金联盟,数十万大军叩边大恒,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那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后金,都直接被亡国灭种,留下大小猫两三只苟延残喘,直至当下,都还是寄人篱下,受尽憋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