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朝堂中枢,都是根基所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乱,中枢,绝不可以有丝毫不稳。
这便是李修与文臣部堂阁老之间无言的默契。
朝堂主政,他主军,同样也是一种惯性形成的默契。
只不过,随着如今天下乱势骤起,这个默契,却也被骤然打乱。
或者说,在这纷乱之间,朝堂各部无法解决之事,最终只能指望李修这位秦国公来解决。
就好比钱粮漕运之事,朝堂能做的,便是撤换漕运总督,以及督促各省征粮,尽快恢复漕运。
但如今这局势,这些措施,无疑是收效甚微。
只能让李修快刀斩乱麻,以兵威开启海运,借钱庄征集粮草。
如此之下,默契虽存,但不可避免的,李修对政事的影响,亦是越来越大。
这就好比当年那土木堡之变,于谦忠心赤胆,督掌京营,练就精兵,出发点是好的,但从此,也拉开了文官掌兵的大幕,同时,也也可说,文贵武贱,亦是从此而开始。
如今,亦是如此,尽管李修未曾刻意去干涉政事,但,随着这场天下乱势的蔓延,哪怕只是大乱之初,朝堂,便有些无力抗衡,只能倚靠他这位秦国公。
未来,这种倚靠,也只会越来越重,待到平定乱局,他也必然深深的在政局之上,烙上属于他李修的印记。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李修,能一直保持绝对的强势,能镇得住朝堂,平得了天下!
而对这一点,李修亦是无比之自信。
朝议还在持续,京城的风暴已经掀起,而在秦国公府中,却是一片喧嚣,一位位名声在外的豪商陆陆续续汇聚在了这秦公府中。
“咳咳!”
喧嚣之间,伴随着一声咳嗽,喧嚣骤停,在下人的搀扶下,王五缓缓行至众豪商面前。
谷塩
“王老!”
“王老!”
众豪商接连问候,一个个态度亦是摆得极为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