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若局势继续维持下去,乱而不溃的这个平衡,也会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打破这个平衡的因素出现。
然后,乱而崩溃,或乱象平定。
只不过,就眼下的局势而言,显然,打破这个平衡的因素,还远未出现,局势,依旧平衡焦灼。
但近来,这个平衡,似乎已经出现了些许倾斜。
浙江金华,临安数地,有豪商举义,不过短短几天,便席卷数地,更是一举攻下金华府城,一时之间,江南动荡,本来被已然接**息的兵乱,俨然又有种死灰复燃的迹象。
一地民乱,若在以往,显然是不值一提,甚至,呈上京城朝堂,都不会有朝臣为此商议。
毕竟,民乱,太多太多了,声势浩大的,也太多太多,天下皆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谁会在乎区区一地民乱。
可现如今,外患暂宁,内忧,亦是在李自成与张献忠相继枭首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被大军兵锋扫平。
而江南,乱的,本来就不是兵变民乱这方面。
如此,当今之天下,虽谈不上太平安宁,但,在赫赫军威的震慑下,显然,也算得上稳定了。
这难得的稳定之间,突现的民乱,而且还是在局势勉强平衡的江南之地……
毫无疑问,消息传出,便引得天下瞩目。
是江南局势失控的前奏,还只是昙花一现,两者代表的含义,显然是天差地别!
江南民乱,表面上的权责,自然是在南京兵部,但谁都知道,如今的南京兵部,就如同京城朝堂的兵部一样,已然近乎是个摆设。
虽然如今江南军改还未彻底深入普及,但兵部的影响力,在蔓延的军改之下,亦是所剩无几。
显然,民乱的最终权责,还是得落在受秦公之命而来,且已是事实上暂时统辖江南兵马的南京巡查御史府之上。
这般态势之下,本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南京巡查御史府衙,显然更是吸引了各方的目光。
而此刻,在这江南,各方目光汇聚的源头,事实上统辖南京巡查御史府的怀安侯严顺,却是握着一封密信,沉思已久。
密信,自然是从京城秦公府而来,而密信的内容,才是最让严顺看不懂的。
在以往,任何一道军令,任何一封密信,皆会蕴含着一个相同的含义,那就是江南,局势绝不能失控。
但这等密信,字里行间,却是清楚透露出,江南局势失控,亦是无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