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辽镇为源头,引发的内忧,却远非军事层面威胁可以比拟的,军事,政治,皆夹杂其中,甚至,都能称得上是敌在大恒内部!
这可不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就能解决的。
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呼……”
李修轻抚一下额头,眉宇间,已是难掩疲惫。
每一次,局势稍稍缓和一些,便会有一场不可阻止的大变。
当初京军改制,局势好转,可转眼,就是他自己与崇祯遇刺!
当初横扫漠北漠南,兵临辽东,本来能够好好的将草原梳理一番,避免短时间内的威胁,可转眼就是崇祯驾崩,如此,战争胜利的成果,亦是没有得到好的巩固,直接导致了草原局势的失控。
而辅国理政后,好不容易完成对后金的战略包围,可,财政崩溃的危机,又随之显露,不得已,又只能开启改革。
如此,又直接导致了当初天下皆反的局势。
那天下皆反,好不容易平定,刚刚看到稳定的曙光,可紧接着,又是这次不可挽回的篡国自立。
如此,稳定局势告破,无穷的内忧外患,又再次袭来,
就好比一个恶性的循环一般,無休無止!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违逆大勢而行的后果。
庆幸的是,这恶性循环,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他已经立在了最巅峰,也不会再有其他不可逆的因素,再次开启这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了。
思绪至此,李修眉宇间的凝重,也不禁消散不少,轻揉了一下太阳穴,缓解了些许疲惫,李修才看向眼前殿中的忙碌之景。
一个个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军机参谋,或争论得面红耳赤,或奋笔疾书,或皱眉沉思,这种在朝政中枢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活力十足之景,却也让李修心中,不免有些欣慰。
大恒继明而立,弊病沉珂重重,正值锐意进取之时,不管新生的参谋制度,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但至少目前,这锐意進取的活力,是正在军改的大恒军队所需要的,也是大恒的统治体制,所需要的。
思绪于此,李修却是突然看向了窗户之外那清晰可见的文渊阁,嘴角却是微微扬起。
参谋制度,虽说,是处理军机事物,但这与内阁颇为相同的职能,显然,会让内阁有不小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