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适应时代,适应形势,儒家,可要开明得多。
正如他对不少礼制的推崇,他对儒家的光辉之处,亦是保持着极为尊崇的态度。
正如人对美好品德的推崇,尊崇,乃至钦佩一般。
儒家的存在,对这些美好品德的弘扬,功不可没。
忠孝仁义,礼智信!
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儒家,已然和这个民族根深蒂固的缠绕一起。
哪怕是后世那个经过天大风暴的时代,儒家思想,也依旧存在着。
如曾经掀起过浪潮的经世致用之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天子则一向保持着极度的推崇。
这些,于国于民,都是有着大好处,纵使有弊,也绝对是利大于弊!
天子对待很多事情,态度一向极为客观,对待思想,他亦是如此。
他想要做的,从来就不是直接一刀切。
而是要革除那些墨守成规的糟糠,留其精华,再掺和进他想加入的东西,形成新文化,新思想。
当然,这也只是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结构中,动刀子而已。
他要做的,就是如此。
各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一样,只不过,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只是对儒家思想修修补补,让其更适合统治,而他,却是要颠覆其中的一些东西,做出一些堪称惊世骇俗的事情。
披着儒家的外衣,捏着儒家的光辉,带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再加上新时代的科学。
或者也可叫做新儒家,当然,叫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将那些科学体系,如忠孝仁义礼智信一般,深深的镶嵌进这个文明的体系脉络之中。
一个保留着传统文化,传统礼制,却又蓬勃向前,锐意进取的新时代。
哪怕有朝一日,再糜烂,但只要这个根基没变,那这个民族,就必然重新崛起,重新立在世界之巅。
看上去很不可思议,极度矛盾,事实上也很不可思议,亦是极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