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赋税与天灾

作者:半章水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毕竟,这场赋税大案,其最终的目的,并非是追查赋税,甚至,追查赋税,都只是完成最终目的的过程中附带的一个结果。

赋税大案,真正的最终目的,是打击地方乡绅地主,破坏各地的传统秩序,给新秩序的建立,提供助力。

而各地传统秩序的打击,毫无疑问,自然会影响到朝廷的赋税。

昭武三年,整个大恒,赋税总收入,粮只有一千二百三十二万石,较之战乱不休的昭武二年,都少了两百多万石!

银的话,较之昭武二年,倒是有所增长,从昭武二年九百三十余万两,增长至一千二百六十八万两!

注视着这个赋税钱粮总数许久,天子才长吐一口气,显然,这个赋税钱粮总数,充分证明了昭武三年这一年大恒的特殊形式变化。

目光流转,一条条具体的赋税数字映入眼帘,目光最终亦是定格在了辽东与宁波市舶司这两处特殊之地上。

大恒的赋税改革,时至昭武三年八月,才正式开始实施,时至如今,距离彻底落实,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故而,整体改革对赋税的变化,在这昭武三年的赋税收入上,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但辽东和宁波市舶司,这两处改革先行地,倒也确确实实体现出了改革之后的优势所在。

辽东一地,昭武三年赋税总收入,粮:二百三十二万石,银:一百九十八万两。

以不到百万人口,贡献了大恒总赋税的六分之一!

而宁波市舶司,昭武三年总关税收入更是高达两百九十三万两之多!

看着这两处地方的赋税收入,天子亦是难得露出喜色,但很快,当看到下方的开支数字之后,天子神态之间的这一抹喜色,亦是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昭武三年一年时间,赈灾耗费粮四百一十二石,银两百六十五万两,仅仅赈灾之粮,便占据了总赋税之粮的三分之一!

而按照他的指示,赈灾,一向皆是以工代赈,即各地组织灾民,或修缮道路,或修缮城防,或组织开荒………

若是有多余土地,更是如辽东那般,分配土地,给予口粮,分配农具。

这也是为何赈灾亦是消耗了两百多万两白银的原因!

一个国家,赈灾的所耗粮食,占据一年赋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显然是极为危险的一个数字。

毕竟,对一个国家而言,赈灾,应该只是极个别的情况,而非如现如今的大恒一般,赈灾消耗,几乎成为每年财政的常态数字,且年年增长,越赈越多!

天子放下这一册账本,沉声道:“去,把今年各地天灾汇总拿过来!”

一旁宦官立马小跑着至正殿,从天子桌案之上,拿起一本簿册,便小跑而归,递到了天子面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