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永远的治标不治本

作者:半章水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思绪流转,天子却是暗自摇了摇头,他啊,总是想得太多了,能在他这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他要做的几代事,再安排好下一代,他这一代帝王生涯,就已经圆满了。

再之后的,他想再多,也没任何用处。

指望一套制度,能万年永固,无疑是天荒夜谭。

后世事,终究还只能靠后世人。

“水泥厂那边,可有人来打听?”

不知何时,天子突然出声。

王五一愣,随即亦是难掩疑惑,不知天子此言何意。

最终,王五亦是硬着头皮问道:“陛下所指的是……”

天子摆了摆手,注视着人来人往的水泥街道,却也没有解释什么。

水泥,为国之重器,自然是需要严格保密,如今由内廷商行负责建厂,供应所需,亦是为了保密需要。

但某种意义上而言,天子却不是很想再让内廷所辖的商行继续成长了。

在当初创立钱庄开始,他所想的,便是利用钱庄收拢钱银,再以钱银创建商行,让他对粮食,盐,铁,这些国家命脉之事,有足够的影响能力。

但现如今,钱庄遍布天下,这是好事。

但商行,一开始他仅仅只是想影响的盐铁粮食,现如今几乎彻底被各个“国有商行”掌控。

前明的那些什么盐引,什么私盐贩子,什么私矿,在商行带路,政策钳制,军政铁拳的打击之下,已然如过街老鼠,在如今的大恒,已然很难再见到了。

当然,若仅仅是如此,在这个时代,这也算是好事。

但有了公权力倚仗的国有商行,是贪婪的,借着前明以及大恒立国之后的乱世,再加之他这个天子,也需要这些商行的存在,来操纵整个天下。

故而,内廷所属商行,就跟一张大网一般,已然覆盖了大恒的方方面面。

私营的商行,体量小的,还可以夹缝求生,但如曾经晋商那般大体量的商行,在大恒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就如辽东昭武三年的商税收入,据统计,百分之九十,都是来源于内廷所属商行。

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商业生态,显然是极其不健康,也极其不正常,甚至,都可以说是畸形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