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爱红装爱武 装【中】

作者:奕辰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部长走后,刘振华这才凑到李处长身旁。

“咋回事,很严重吗?”

“说不上严重不严重,但很突然!朱干事都连着难受好几天了,卫生员也没有查出个原因来。”

李处长回答道。

迪化市里各组群众吃水、用水的情况极为复杂。

有吃喝水的,有吃井水的。

河水井水还又分了好几种。

特别是井水,有苦水井,有半苦水井。真正的甜水井很少。

有关部门的同志经过走访,再结合群众的反应,发现进来生病和死亡的人中,吃井水的人口比例比较多。

之所以提出从南山下运水,是因为那里是迪化河的上游,经过长距离的天然砂石过滤,水很清洁,水量也较大。现在是枯水期,尚有每秒0.7个立方的流量。

以前也有人专门去这里打水,不过办法很传统。基本都是赶着毛驴或马匹,驮着两个桶,一起走进水源里,用瓢把水舀进水桶中,再拉回来。

这种办法除了费事费力外,最大的确定就是驴马会在水里拉屎撒尿,其中的细菌就会导致水源污染,很不卫生。

况且近的地方,一天也就只能拉运一次,远的地方甚至几天一次。每次不过拉运150-200斤,小家自己吃用还好,根本不能满足大量、持久的运输。

部长交待的几个问题中,最快得到解决的是卡车改水车的难题。负责的干部和技术同志研究后,有把握在一个星期内改装好十辆运水车。

剩下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水装进车里。

有人提议采用水泵抽水,可是水泵要烧油。汽车的燃油都不够,水泵消耗太大。加之整个迪化市里,水泵都是奇缺物资,买都没处去买,根本凑不齐运水的需要。

“要是地势允许的话,咱们可以修一道引水渠啊!在水渠末端再修一座蓄水池,池子里通上管子,直接把水引到车上!”

刘振华提议道。

他刚在沙梁子垦区修好了一条水渠,对此信心满满。

大家想来想去,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李处长把这项工作写成了汇报文件,送去了部长处。

不到半日,上级回话说,水利局专门派了一位工程师去南山勘测,勘测结果说明地面坡度条件都够,可以修建引水渠和蓄水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