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爱红装爱武 装【下】

作者:奕辰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即便是完整经历过八年抗战的刘振华都无法想象沦陷区的人民们该是过得怎样的日子!

想起这段历史,他就恨的咬牙切齿!

沂蒙山作为革命老区,“八路军”和“共产党”是那个年代最温暖的希望。赵明霞告诉李桂芳说,每次鬼子来扫荡时,八路军都会穿着便衣,混在村民之中,指挥大家逃生、反扫荡。

也就是在那时起,赵明霞便萌生了参军的念头!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组织村民斗地主、批恶霸、抓汉奸,把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给穷人。还在村子里成立了农会、民兵队、青年团、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

赵明霞之所以能帮着文化教员组织工作,正是在老家解放区开办的夜校里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这些姑娘来参军,她们家里同意不?”

刘振华问道。

“谁家不心疼啊!都觉得新疆又远又荒凉,土匪还多。尤其是赵明霞,她还识字,连弟弟妹妹都劝她留在村里当个教书先生算了!”

桂香大姐说道。

“队长,他们不懂,我还能不知道?我都给他们说了,到新疆来是当兵,是建设边疆、建设新中国的,不是流放!就是不知道这年龄小都要被人笑!”

下了文化课,赵明霞走过来,刚好听到李桂香和李处长还有刘振华的对话。

这最后一句显然是在针对刘振华,弄得他哭笑不得。

不等刘振华开口解释什么,理论课就开始了。

讲课的是一位参加过南泥湾生产的老兵。

他黝黑粗糙的面颊与额头上,泛起艰苦。一道道沟壑皱褶,都是风沙和岁月的印迹。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既然成为了军垦战士,是革命的砖,那就不要计较以后去哪里,不要计较是去架桥铺路还是垒房造物……”

听着听着,刘振华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曾经刚参军时的场景。当时的他和这群朝气蓬勃的姑娘们一样,脸上写满了理想和期待。

不过现在的新疆终究不是电影纪录片那样,到处都是秀美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还有吃不完的葡萄、哈密瓜!

特别是垦区里,只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一簇一簇的红柳、梭梭,连鸟叫声都听不见。

转眼到了出发的日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