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团长张雄伟不让团部从这口井拉水,因为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但骤然来了这么多人,奔远处去拉水肯定来不及。
不是因为炊事班的人偷懒,不愿意再早点起来。
是因为拉水车只有一辆。
路远了,怎么着都来不及,必定得耽误早饭不可。
这口水井的水,算不上苦也算不上甜。烧开了之后,再沉淀沉淀,入口没什么异味。
水井的台面比地面稍高,这是当地老乡后来自己修筑的。
就是水车得人拉,不必毛驴子和马,对于井口前的斜坡就比较费劲。
水桶放在挂在水车上,打水的时候挂在井口的立杆下面。装满水车后,再摘下水桶带回。
刘振华已经有了两次修水渠的经验,再加上以前在南泥湾的时候,吃水也是这么从水井处拉回来,所以这对他而言不是难事。
尤其是这次有三个人。
一个人在前面拉,掌握着方向。
后面两个人使劲推,上坡也不怕。
可这时候新疆的天气,一会儿一变。
昨晚不知怎么了,地温好似骤然升高了一两度,拉水的道路变得极为泥泞。
团部里的水缸和蓄水池已经见底。
无论如何,都得把水拉回来。
好不容易将水车灌满,回来的路上却比去的时候更加艰难!
一步一滑,刘振华的鞋底在地上空蹬了好几脚。
水车的轮子也陷进了泥泞中,左冲右突的,都没能前进多少。
“不行,我得把鞋脱了!”
刘振华把鞋子往腰间一别,光脚蹬在地面上,果然好了许多,至少把陷入泥泞的车轮彻底推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