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站起来的,是原一排一班的班长。
刘振华记得是抗战第二年入伍当的八路,兵龄比自己年份上短了两年,实际上算起来一年半,实实在在的老兵。
论打仗是一个好兵,从来都奋勇直前,执行命令没有任何含糊。但转到劳动生产之后,却变得很是消极,经常偷懒,出工不出力。刘振华抓住过他好几次拄着坎土曼休息,直到他看见自己,才假模假样的挥加下。
这次排长的空缺,有三名班长没有升任排长,他就是其中之一。
“说吧,你有什么意见?”
刘振华问道。
目光犹如一柄寒光闪闪的刺刀锋芒,直冲他的双眼而去。
这眼神看的他有些躲闪……站起来之后,半时天都没能憋出一个字来。
刘振华罕见的没有着急,对他和气的说道:
“慢慢想,想好再说,我和教导员都等着给你解释!”
犹豫了许久,他终于开口说道:
“营长,我就想知道为啥我不能当排长?连朱有福这样的人都能当副排长,我咋就不能干个排长?”
刘振话早有准备,知道他要说的无非就是这件事。
作为战争年代过来的老兵,他的功劳和苦劳刘振华记的清清楚楚。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年达的革命任务,以前的任务先是赶走侵略者,然后是推翻反动派的独裁统治,现在的任务就是劳动生产。这是主席的命令,司令员也有过明确的指示。
以前的任务完成的好,不代表现在的任务就能一直完成的好。
这次升官,让刘振华很深刻的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个人的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不断的改变自己。若是无法适应时代的前行的脚步,那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淘汰。
当然,淘汰不意味着会忘记这个人以前的功劳和付出,但却能说明他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工作了。
作为指战员,刘振华的对待基层干部的眼光和评判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不能再以以前战场上的种种来判断此人到底如何。
毕竟现在的工作,和之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一个人有能力在战场上坚定的执行命令,打出一个漂亮仗来,不代表他就能在劳动生产上做出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