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爱德华虽然人在英格兰,但他还是关心着东欧的事情,比如在1063年的年中,匈牙利的贝拉突然因为“王座崩塌”死去,安德鲁的儿子重新登上王位,这让他高兴了好一阵。
而对罗斯季斯拉夫在保加尔的战事他就更是满意,他很高兴看到这个后辈越发强大。
忏悔者死后,按照惯例,爱德华登上了王位,但是面对着大半个王国都属于戈德温家族,自己身边几乎没有盎格鲁撒克逊权贵支持的情况,他感到无比的无奈。
因此哪怕是成为国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也是让位,一方面是出于对统治的不自信,而另外一方面就是来着诺曼底的威胁。
和这些久居诸岛对欧陆形式不感兴趣的盎格鲁撒克逊权贵不同,爱德华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关注欧陆的诸多事件。
而当他看到那个被忏悔者许下王位的威廉各种造势,还有教皇的支持,他就觉得这事很难应付。
私生子威廉在西方是个令人恐惧的人物,爱德华不认为自己可以和这样的敌人对抗。
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爱德华决定让位,哈罗德现在对威塞克斯家族还算是温和忠诚,但是他的儿子们可不是这样,与其被人发生不忍言之事,还不如自己主动让位。
爱德华的性格本就不喜欢争权夺利,相较之下他的性格更多是随和,能让他和他的家人们安逸的生活下去就好,当年要不是哈罗德主动邀请,并且他之前还走空一次,出于愧疚和被唤醒的继位期盼爱德华也不可能跟着他回到英格兰。
为了让位可以成功,爱德华还提前联系哈罗德的儿子们造势,这帮家伙对于让他们的父亲当上国王可热烈了,当即都答应了爱德华的要求。
于是在贤人会议上,爱德华一提出让位哈罗德的儿子就要开始鼓动,然后在请让之后,哈罗德就这样成为了英格兰之王。
至于爱德华,他打算回罗斯,在罗斯当个地方领主至少比当这所谓的国王舒心。
而且早走早安全,他知道哈罗德是个不错的人,但是其他他不知道,天知道哈罗德的儿子或是别的什么人会不会来“断绝后患”。
但是哈罗德把他强留了下来,出于名声的考虑,毕竟刚刚让位前任国王就跑去国王,这不是指着他哈罗德的鼻子暗示他篡位了吗?
所以爱德华成为了牛津伯爵,不过哈罗德许诺,一年之后爱德华就可以离开,这才让爱德华安心。
结果让位这一年这一年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先是诺森布里亚动乱,新英王出兵讨伐,接着又是挪威王入侵,然后就是威廉大军渡海。
作为英格兰领主,爱德华自然要履行他的军事义务,于是他率领着领地上的塞恩(可理解为良家子)和扈从跟随哈罗德作战。
在和挪威王的战斗中,他还差点杀死哈拉尔德,不过想到自己和这位国王的亲戚关系,他最后还是放过了挪威王,只是击伤了他。
接着挪威败军就护送着他们受伤的国王撤退,而在盎格鲁撒克逊人欢庆胜利之时,威廉登陆的消息传来。
接着便是哈罗德强行军来到黑斯廷斯布阵,和渡海的诺曼大军大战。
在黑斯廷斯的战场上,欧陆骑士和英格兰侍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血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不分上下,一直到那命运般的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