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一个念头涌上白复心头:“战事一触即发,自己和巴蜀儿郎为此殚精竭虑,宵衣旰食,难道就是为了保护这帮人吗?”
……
登上酒楼雅间,面对满座佳肴,两人谁都无法下咽。
青鸾公主叹了口气,对侍女道:“让伙计们把这些饭菜都撤下去,分给门口哪些可怜的孩子们吧。”
青鸾公主对白复歉然一笑,道:“复大哥,本想请你吃顿好的,看来要下次了。”
白复感同身受,点点笑笑。
青鸾公主叹道:“想当年稻米流脂万家藏,公私仓廪俱丰实,长安家家户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到如今,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这是我们李唐皇室的耻辱啊。”
白复安慰道:“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结束战乱,让百姓重返家园,恢复耕产。”
白复笑容温暖,青鸾公主眼中饱含着感激,举起酒盏道:“复大哥,谢谢你。谢谢你救下我的师父,谢谢你让我父皇和皇兄和好如初……
要感谢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青鸾先干为敬!”
……
两人正在闲聊,就听楼下一阵喧哗。
推开窗向外望去,只见一位黄衣使者带着数名白衫儿,威风八面地从坊街走过,正是宫里的宦官和差役们。
刚才遇见的卖炭翁见到差役们,正想绕道避开,没想到差役们眼尖,三步并作两步,将炭车截下。
看到一车好炭,为首的宦官眼前一亮,手一挥。差役们冲上前,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吆喝着牛车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重达一千多斤,卖炭老翁百般不舍,但望着如狼似虎的差役们,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边赶牛车,边抹眼泪。
青鸾公主大怒,道:“内侍府的这帮奴才竟敢公开掠夺,我非法办了他们不可!”
说罢,就要冲下楼去武力干涉。
白复拦在公主身前,摇摇头道:“既然是内侍府的宦官,也就是仗着内侍总管李辅国的势。你身份特殊,别轻易招惹他们。”
青鸾公主义愤填膺,道:“我堂堂大唐公主,还怕了这帮太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