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雁门战冢

作者:大明终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牧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大批牧民驱赶牲畜放牧。匈奴遣小股人马进行劫掠,李牧佯装战败,故意将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获得小胜后的匈奴开始轻敌,单于率领大批军队南下入侵。

李牧广布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一举击破匈奴十万铁骑。李牧乘胜攻灭襜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落荒而逃。

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边犯境。

……

战冢中,李牧形象栩栩如生。见到有人闯入战冢,他面对来人,徐徐道来:

“能进入战冢,说明汝是兵家弟子。吾不知距汝多少岁月,吾只希望汝这个时代,没有战火硝烟。

吾一生用兵,也算略有心得,希望能对汝有所借鉴。

其一、一战而定真名将。

兵家之道,讲究一战而定。战争的关键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百战百胜并非好事,若胜而不定,依然未能解决国事,还要耗费钱粮接着打,这种胜利毫无意义!

其二,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吾十年不出战,赵国损失了什么?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甚至一度将吾撤换。

所以,身为主将,最要小心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的将心。最能毁掉你的,不是敌人,而是你的焦虑。

其三,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不能取胜,就不要出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做切合实际的正事: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让自己不可战胜,越来越强。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的是,千百年来,能明白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