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村长伯伯推了他一把,“傻孩子,在想什么呢,还不快答应,三伯伯又不是外人,虽然和你爹已经出了五服,但同样是姓易的,一笔写不出两个易字。你想想,去京城过活啊,这么好的事情,你还在犹豫什么?”
在村长的推动下,他跪下磕头叫了爹和娘。
说实话,后来的事情他记不太清了,只是机械地跟着新认的爹妈住到了村东头那幢大房子里,那是二爷爷家,在他爹没了之后的那几年,帮他最多的就是二爷爷了,二爷爷前段时间突然不好了,可没想到只是过了个年,他又能精神抖擞地下地,拄着拐杖四处串门儿了。
之后的生活就像在做梦一样,他再也不用一大早就起床去做干活儿了,新认的爹娘给他准备了好几套新衣服,新鞋子,从里到外都是新的。
他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再也不用为下一顿吃什么而发愁了。
就这样过了好几天,有一天,爹娘说他的身份证明文件都准备好了,该起程了。
于是,一家三口与乡亲们告了别,走出了村庄,到了公社,他头一回坐了汽车,然后又上了火车。
在火车上,新认的娘,哦,妈一直在给他纠正口音,说到了京城后就要跟着说京城话了,这样不容易被人笑话。他们还说了,等到了京城,户口办下来后,就让自己到学校插班去念书,这真是让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
如果这是梦,他希望永远都不要醒过来。
在火车上晃了一天一夜,他就一直趴在窗前看着外面,觉都舍不得睡,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
而等到了京城,又看到了那么多的人,那么高的楼,那么宽的路,他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一直等到进了这个院子,爸妈跟他说,“好了,咱们到家了!”
他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真实感,他真的又有家了,还是个这么好的家。
……
他们这对新出炉的母子在这边温馨。
那边一大爷正拿着卷尺在丈量房间的尺寸,边量边做记号,还在一只小本本上记着什么。
一大妈见他忙活个不停,忙倒了杯水给他,“老易,你这是在忙什么呢?快喝口水歇一下吧。”
易忠海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坐下来把本子摊开。
“我是想着,这不是建国来了吗?咱们也不好一直住在一屋里。我量了下,咱们这屋的面积其实是挺大的,可以在中间加上一道墙,隔成两间。到时让建国住里间,咱俩住外间,你看怎么样?”
一大妈环顾了一下屋子,点了点头,老易这个想法不错,这样一隔就是两间房了,就是以后建国结婚,也是住得的。
“那你准备找人做还是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