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爷在刘家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桌子人多,他嫌挤,二大妈就必须给他单独整一份菜出来。
刘光天和刘光福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一声都没吭,埋头苦吃,跟饿了几百年似的,哥儿俩一个比一个速度快,生怕夹菜晚了自己就吃不上了。
都把他们嫂子给看傻了,可他们不管,去年他们年夜饭就没吃饱,今年可不能重倒覆辙。
看着两人的样子,二大妈是一脸的嫌弃,可今天是大年夜,又当着大儿子和儿媳的面,她不好说什么,只得又到厨房把留给明天吃的水饺下好了端到桌上。
算了,今天大儿子一家回来过年了,她高兴,就不和两个小的计较了。
可惜,她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吃过了晚饭,大儿子儿媳只坐了一会儿,陪着他们说了会儿话,然后就说要走了,理由是女儿困了,孩子认生,在不熟悉的地方睡不着觉。
然后就不顾二大妈的苦苦挽留,坚持连夜走了。
二大妈气得一晚上都没睡好,听着身旁不断翻身的声音,她知道,老刘心里也不好受。
她真是想不通,难道他们对大儿子还不够好吗?
从小到大,老刘从没有动过老大一个手指头,读书也是可着劲儿供他的,那是他自己不争气,考不上去,这可怪不上他们老俩口。
后来大儿子要找工作,也是老刘豁出去了这张老脸,给他找了这份还算不错的工作。
有了好工作,找对象就容易了,可没想到一成家,这个儿子就和丢了差不多了。
他们寄予厚望的大儿子都变成了这样,对下面那两个小的,就更不能指望了。
说实话,二大妈心里也是愁得不行,她每回想和老刘说说这件事的时候,老刘就总是发火,所以一直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老刘心里边是个什么想法。
第二天上午,太阳出来了,虽说效力有限,但照在人身上,还是有点暖洋洋的。
于是年前就说好的团拜会,于正月初一上午正式举行了。
一大妈母子早就忙活开了,拿了两只果盘,倒上早就准备好的瓜子,放到早就准备好的小桌子上。桌子旁放了三张椅子,这就是三位大爷的专座,座位前面一人一只大茶缸,里面泡上了一大爷平日都不舍得喝的好茶。
在这个院子里,三位大爷的地位目前还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等一切准备就绪,易建国就前后院跑了个遍,通知各家各户团拜会要开始了。
三位大爷早早就在桌前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