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也得多做两版,正正经经排个版,多弄几篇文章,要有趣味性,又要结合厂的实际,这些都需要人去做。
他加上小孙,还有两个新人,满打满算四个人。
虽然倪姐答应了会帮忙,但她只负责帮忙落实印刷的事情,她可不负责内容,因为她还有其它的工作要做。
四个人碰了个头,就这件事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小孙的思路还停留在以前她做的板报上,她想着可以从各大报纸上摘抄一点,再加上自己几个写的一两篇文章,就算是齐活了。
没等许大茂否定这个思路,他带的新人,那个叫齐宏正的返城青年就表达了反对意见。
“孙姐,我觉得这样不行,既然咱们做的咱工厂的小报,就应该立足于工厂,多写些咱们工厂内发生的事情,或者与咱们工厂相关的文章。从报纸上摘抄那就更不可取了,要是想看那些新闻,工人们可以直接看报纸,犯不着看咱们的小报,再怎么样,咱们小报的印刷质量肯定比不了人家大报纸的。”
真没想到,这个小齐虽然知识还给了老师不少,但思路还是很敏捷的,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小孙听了他的话,也觉得有道理,可是,如果按照小齐所说的,那小报里面就要全都是他们自己写的文章,而文章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写的。就他们几个人,不可能忙得过来的。
“如果能多几个写稿的人就好了。”小孙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时,就见小姚举起了手。
小姚就是跟着小孙的那个新人。
许大茂冲她点点头,“小姚,你来说说,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想法?”
小姚有点怯生生的,这姑娘可能被家人保护得太好了,一点风雨都没经过的感觉。
不过这次她能主动发表意见,倒是很出乎许大茂的意料。
她声音不大,刚好几人都能听见,“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人手不足,为什么不发动全厂的工人干部呢,咱们厂有好几千号人呢,肯定有会写文章的,如果这些人愿意给咱们小报投稿的话,那咱们根本就不用为稿件发愁的。”
一言惊醒梦中人。
许大茂就说自己好像是什么事情忽略了呢,原来就是征稿这件事情。
看来自己闲了这么些年,思维都有点僵化了。
小姚这话一出,小孙和小齐都恍然大悟,是啊,还可以这么干。
小孙很直接,给了小姚一个大大的赞,“小姚,你可真行啊,年轻人脑子转得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