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大朝会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当魏仁浦作了总结,讲了这两年的战争中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哪些人有功,哪些人有过之后,官家的宦官出来,开始代官家口述关于此战的奖惩,升迁和变动,一时间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史从云也顿时不困了。

宦官说的是官家和他的亲信,枢密院商量出来的结果。

首先从下层军官说起,下层军官指挥以下(每个指挥按编制领兵500,实际情况是200到400左右),既都头(领100人),副都头;队长(领50人)、副队长;伙长(领10人)、伍长(领5人),可以由各军司衙门自行决定升迁奖罚,但之后要记录上报枢密院。

说白了,就是张永德和史从云这样的殿前司高官能够决定他们殿前司下辖诸军的基层军官调度和赏罚,而侍卫司也是同理,只要事后给枢密院提交报告就行。

随后就是激关于众多指挥使、军都指挥使的奖励,多数都是按部就班往上升一级。

这些人都是史从云曾经的部下,许多人他听名字就能想起人来。

之后就是再高一层,道军都指挥使的奖惩,军都指挥使,最差的也是率一个军,五个指挥,兵力按编制两千五百人,至少也超过八百人。

到这一级别,就开始有分量了,很多人的名字在军中都知道,这些人都是史从云手下的大将。

赵晁领河阳三镇节度使,拜拜检校太保,不再领禁军,而是出镇河阳。

石守信擢升散员都虞侯。

董遵诲擢升铁骑左厢都指挥使。

邵季擢升控鹤一厢都指挥使。

申知义擢升二厢都指挥使。

王仲擢升虎捷左厢都指挥使。

罗彦环擢升虎捷右厢都指挥使。

慕容延钊擢升镇淮军节度使,镇守涡口。

韩令坤为镇安军节度使,镇陈州。

司超领驭浪军都指挥使。

李处耘领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等等.......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