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女童看到许仙浑身局促的模样,不由地心生促狭,再次询问对方道,“你究竟是不是拍花子吗?”
许仙摇头苦笑。
他哪里想到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被一位小小的女童问住,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眼见青衣女童的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似是对自己如此长的时间,都没有回答问题感到恼怒。
急忙连声道,“小生乃是城南庆余堂药铺的学徒,并非是用心歹毒的拍花子……”
青衣女童轻哦一声,上下打量了一番许仙,似是对浑身上下,流露出来的书生气息颇为赞叹,还没等许仙说完话,便截然道,“你自称小生。
“莫非是一位读书人不成?”
许仙闻言满脸苦涩。
以他现在的状况,哪里敢在别人的面前,自称是什么读书人?
要知道,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读书人都是会受到优待的一群特殊群体。
特别是大宋朝,更是号称“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连第三任官家宋真宗赵恒,都特意写下了一首《劝学诗》。
流传后世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三具话,就出自这首《劝学诗》里头。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只是许仙父母双亡,寄居在自己的姐夫,钱塘县县衙捕头李公甫的家中。
他年幼的时候,在父母的鞭笞之下,已经熟读四书五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许家没有中道衰落前,乃是著名的书香门第,可惜许父许母却在许仙年幼的时候,便撒手西归。
失去双亲的许仙,不得不寄居在姐姐姐夫的家里头,同时进入药铺中学习医术,维持自己的生计。
虽然在空余的时间,许仙依然还会捧起四书五经,再次重新细心的阅读。
许仙的姐姐许姣容亦是知书达理的女子,偶尔还会和弟弟许仙,探讨四书五经的内容。
然而许姣容却不并准备,让自己的弟弟许仙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成为大官。
许姣容觉得许仙的为人处世不够圆滑,一旦进入官场的话,可能会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