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灰袍道人面带恭敬,目送着荀少彧的背影。
“这就是清风师兄啊……”
“只是修行三载,就入了鬼仙位业,阴神成就的真传师兄。”
“真是了不得,了不得啊……”
荀少彧神情淡漠,耳畔中的窃窃私语,只若清风拂过,过后既忘。
赞誉、毁誉皆如过眼云烟,诽言、谤言都只是迷离虚幻。
此时的荀少彧,真真堪入天门已是三载有余。
以荀少彧的道心道性,修行勇猛精进,一路臻达阴神练就、阳神成就,道体清净无暇之境。一身道功,距着阴阳浑圆,元神法相的人仙位业,也只有半步之差。
如此天赋,若非荀少彧有意藏拙,登时就能轰动烂柯福地。
但,就算荀少彧有意藏拙,但智慧通达的举止言谈,是万万做不得假的。更因此得了烂柯祖师青睐,传下不少密传道法神通。
“何谓人仙之道,既是主世界宗师,脱胎换骨为真仙,元神法相脱身去。”
荀少彧身轻如燕,脚尖一点一戳,似如蜉蝣一般,又似寻常步伐走动。
这三载以来,荀少彧印证自身,一一堪量天、神、地、人、鬼五等仙家。
与主世界对比,鬼仙只为宗师之下,人仙等若元神真人,地仙可谓纯阳元神,神仙几若大地游仙,天仙即为天人之道。
青敕世界的上限,就是天人之道!
“师兄,”
一只黄鹤啼叫着,化作一唇红齿白的童子,向着迈步山路的荀少彧,躬身行礼。
荀少彧轻声,道:“黄鹤师弟,师尊有何事差遣?”
这位黄鹤童子,是烂柯祖师的随身近侍,地位虽然不如真传弟子,却是祖师身旁的亲近之人,就连一般真传也要让其三分。那西游路上的金角银角,就是一例。
黄鹤童子也不敢拿大,清脆的声音,道:“祖师有命,召师兄往金光洞,一述小丹元会事宜。”
“小丹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