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乱象人心

作者:弃还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让中年谋士心头焦躁,几乎想要拽着世子的衣襟,再陈述一遍利害得失。

荀少则失神的看着池中微波荡漾,喃喃自语道:“李先生,这事非要如此决绝,可有几分转圜的余地?”

“这……”

李安看着世子优柔寡断的模样,暗自摇了摇头,强自压下心头失落,道:“世子,如今吕国大局如此,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您该有决断了。”

荀少则神情颇为苦闷,叹息道:“君父生死不知,吾若自立为侯,其他几个兄弟定然不服,又是一场争端,若是处理不当,吾岂不是成了吕国罪人。”

中年谋士咬着牙,狠狠跺了一下脚,恨铁不成钢的道:“哎呦,世子啊……若非君侯无踪,您岂能有这般千载难逢的大机会。”

“君侯无踪,您身为世子坐上大位,成为吕国新君,又有何不可?”

“公子央、公子然,对于国君大位虎视眈眈,南方吕地亦有公子彧悖逆不逊。如今正当其时,您在内有着世子名器,在外有着宋国声势,正该立即坐上大位。”

李安字字铿锵有力,道:“何况,您是以嫡长子之尊即位,即使其他公子不服。但您是维护了嫡长制,天下诸侯亦当会是您的外援。”

“您现在天时、人和俱在,只要再掌握几座吕国大邑,就撰取了地利,如何不能成事?”

毕竟,自大殷立朝以来,推行嫡长制度,以此为诸侯邦国之本。

哪怕经过万载沧桑,嫡长制已然不如殷朝初时一般稳固,却仍然有着不少坚实的拥趸。

以李安的谋划,再有荀少则坐拥正朔名分。

荀少则继位新君固然会有着反对声,也未必会有多大。

荀少则沉吟了一会儿,迟疑着:“倘若……倘若,吾那几个兄弟兴兵而起,这吕国岂不是就四分五裂了?”

由于荀少彧割据上蔡,受封上蔡大夫位,成了南方的实力派。

荀尚观为了平衡诸子,这几年里也将不少公子,封在富庶重要之地。因此几位公子手里,亦都握着相当一部分实力。

如今南阳陷落,一国国君无踪,几位公子难免会有心思觊觎大位。

李安阴冷道:“所以,您不能让他们有机会!”

“您是嫡长血脉,只要世子得到闻太师的臂助,再说服大宗傅支持您,这大位舍您其谁。”

“毕竟,您先占据大义名分,有着荀氏宗老襄助,他们掀不起风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