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君臣心迹

作者:弃还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诺,”

内侍们轰然应声,一个个转身踏出门扉,只是三两息时间,就四散了开来。

这些内侍出了凌烟阁,一个个站在门前凌烟阁百丈之外,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巡视着周匝。

荀少彧合上手中奏本,将奏本放在一旁,道:“老太师深夜来此,想必是知道了白日时,吾与几位上卿的庭议了?”

本来荀少彧还想试探一下闻渊明,但细细想来又有些索然无味。毕竟身处在他现今的位置上,除非有着天人神魔当面,荀少彧说话大可直来直去,用不着藏着掖着。

闻渊明面色平静,也不惊讶荀少彧的坦诚,轻声道:“摄政君起用老臣,是对老臣的信任,老臣经历五朝君侯,为吕国沥干百余载心血。如今吕国再度需要老臣,老臣就是披荆斩棘,粉身碎骨又如何!”

这时的闻渊明,已然深谙荀少彧的心思,纵然西北局势必须要用到他,也只有他才能率领十余万大军,在天子帝批之前,彻底平定西北大局,维持吕国的基本秩序。

然而,这时候的吕国需要闻渊明,却不代表非他不可。荀太常虽然没有宝药傍身,伤势至今未愈。但荀少彧不惜代价之下,未必不会得手几株宝药。

闻渊明更应该谨言慎行,若是闻渊明在此时居功自傲,哪怕荀少彧看似不在意,但若想要领兵一方,却是再也不可能了。

而西北的动乱时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与荀少彧消除以往心中芥蒂,再度进入吕国中枢的机会。

“粉身碎骨?”荀少彧似笑非笑的看着闻渊明,道:“以老太师的本事,公子则、公子央二人何以为患?”

闻渊明肃声道:“摄政君太过高看老臣了,公愚昭八九宝体不坏不磨,紫霄雷刀霸道刚强,可谓武圣人中的第一流人物,若是只有公愚昭一人,老臣自有把握降伏。只是公子央身后的郑国两大耆老,都是惊天动地的大高手,一旦两人联手之下,老臣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毕竟,那是三大武圣人啊……而且都是武圣人级数中的棘手人物,想要将其彻底的平定,绝非一时之功可成。”

荀少彧沉默了片刻,幽幽道:“老太师此言……不失枢臣风范,难得!难得啊!”

对于西北的乱局,荀少彧从未看在眼里,看似此时的吕国西北,烽烟四起战乱不休,致使他投鼠忌器不得施为。

其实,他若是能亲自上阵,以他心关圆满的修行,具备一丝天人异象之妙,再有闻渊明从旁压阵,轻而易举就能击破公子则、公子央的大军,稳定吕国四方的时局。

只是谁也不是蠢人,郑国、宋国不会坐视公子则、公子央被杀,如此一个削弱吕国的机会,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要是再不能把握住,也不会有今时今日的煊赫威势了。

宋国几十万大军兵临青杀口,如下山猛虎强攻青杀口。又有郑国十数万大军火上浇油,驻扎在天南关一带,窥伺着吕国大地,随时都有可能南下,饮马三浦大地。

在这般情况下,荀少彧既不能轻动,更不能不动。尤其西北的局势,两国的兵锋锐气,都让荀少彧不得不束手束脚,不能完全的放手一搏,在最短时间内平定西北的动乱。

故此,闻渊明直接开口,问道:“摄政君,让老臣坐镇西北,不知摄政君是想让老臣,几时平定公子则、公子央?”

“几时?”荀少彧毫不犹豫道:“自然是越快越好,他们二人为祸甚巨,本来吾吕国经过蛮人之祸,就已是元气大损,如今又经过这一场闹剧,吾吕国在豫州诸侯,乃至于在天下诸侯之中,还有什么大国威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