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谈,这最初是个很严肃的词汇。
指的是顶尖名士,对重要的问题展开辩论的过程。
但随着“道”的普及,这个词的运用也愈发广泛。
时至今日,大家互相捧个臭脚,谁跟谁干个啥,往往都会来句“清谈”震场。
聊天唠嗑是清谈,帝王开会是清谈,学士辩论是清谈,檀缨和赢越并排拉屎也可以是清谈。
最后这个味道确实有点重了,谈不上清,就叫大谈吧。
顺理成章,一起撒尿的时候叫小谈就对了。
反正随着这个词被滥用,听到“清谈”也就跟听到“吃个饭”“聊聊啊”差不多意思了。
至于檀缨刚刚所经历的这场清谈,无非就是考完试对个题罢了。
瞧给他们牛逼的,还秦、楚、越三地智慧相融,赢越你这小嘴儿是真甜啊。
不过他们具体对题的内容,还是有点意思的。
如果没有隐瞒的话,三人论述方向倒也符合自己国家的风格。
秦重法墨,赢越对范伢更是一心所向。
因此他主张,天地日月都存在于一台精密的仪器上,有各自固定的位置,随着仪器的运转而产生了日夜更迭。
不过这样的理论墨家早就有,甚至在纸上设计出了很多套仪器,赢越再怎么聊,也终究难逃其中的框架。
黄洱所在的楚地则重农儒,神灵鬼巫一类的存在也很有市场。
但他应该对秦学宫的风格有所了解,主动摒弃了神鬼之说,主论农家对天文的看法。
大约意思就是,造物主为了滋养万物而设计的这一切,进而阐述了日月季节与万物生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老卷王檀缨来说,这个不仅离谱,还有点偏题了。
但毕竟距离《进化论》(演化论)这样的开创性的学说出现还有一千多年。
此时的人还不太可能理解“今天的生物,其实是为了适应地球环境演化而来”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