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即只论客物。
“承儒学格物之道,循墨家数理之学。
“不干涉他人的思想,不指导他人生活。
“不论神明,不近王政,不聚学众,不束规矩。
“百家皆我师,万物皆我学。
“大到天文星象,小到蝼蚁稊稗。
“我只论物。
“此即唯物。”
檀缨至此无言,诠释亦止于此。
泱泱唯物之学,当然比他刚刚所说的要多得多,多到他连十中之一都未能参悟。
他自己都不懂的事,又凭什么教别人呢?
正因如此,这初始的种子,才小的不能再小——
只探讨客观物质。
甚至就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先于意识”这样的主张都没提。
毕竟,这个世界是否客观,物质是否先于意识,这正是今后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而眼下,这颗唯物的种子,只求最低的姿态,从最小处开始,在这个满是灵气的世界,从头探索,一点点生根发芽。
至于将来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沉溺于历史的长河,自有天道应之,亦有后人为之。
毫无疑问的是,这颗撒下去的种子,从来都不属于檀缨,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檀缨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位天道之下的学生。
更高远一些,他或许会将自己的参悟写成书,想学的来学,想看的来看,想论的来论就是了。
至于集众开馆,佐王参政,争锋天下这类事,已经有太多人在做了,檀缨并没有自信会比别人做得更好,更没有兴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