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不做介绍,只是用独特的方法进行演示。
“小艺,切换到工作助理模式。”
“好的,老板,请问有什么安排吗?”
音色几乎是无障碍的切换,刚才还是可爱的萌妹子,当廖正强要求助手切换成工作助力模式后,手机发出的音色瞬间无缝切换成了职场御姐风格。
这也是这些天拉着三月一起修改的成果,不在是像之前那样,让用户自己选择风格,而是将各种风格的变化直接让入到用户日常使用的不同场景之中。
“小艺,帮我看看明天的日程安排。
”
“好的,老板,请稍等,已经查询到您的计划日常方案,感知到手机连接了远程外置显示设备,您确定要直接调取文档并展示吗?”
“嗯,展示吧,没事的。”
下一刻,大屏幕上便显示出廖正强第二天的行程安排。
真假未知,但安排的的确挺紧凑。
廖正强瞟了眼已经制定好的行程安排,吩咐了句:“小艺,明早九点在总部的会议已经取消,你可以帮我勾掉了。”
“好的,老板,已经帮你取消了会议安排。那么会议取消了,需要小艺帮您将明天早上的闹钟向后顺延半小时么?检测到您休息的时间不足,能拥有更多的睡眠时间可以让经历更为旺盛。”
“可以,就顺延半小时吧。”
“好的,已经为您将明天7点的闹钟延迟到7点30分。”
简单的几句对话,大背景板的视频中当日的出行计划完成了修改,闹钟也重新定了一遍,可以看到操作过程非常丝滑,程序之间的转化对于小艺这个助手来说完成得非常轻松、自然。
当然也直接换来了更热烈的掌声。
怎么说呢,这智能度的确有些超越时代了。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让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让人工智能准确识别语义已经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
机器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调参训练成本都是极为高昂的,关键是结果一般都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也是各家语音助手表现其实都差不了太多的原因。
同样的技术手段,无非就是比拼谁更舍得投钱,所谓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每天的工作也无非就是用海量的数据跟不停的调参去让机器显得更智能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