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读起来那种顺畅自然的感觉,让海天依感觉如炎炎夏日喝了一大口清爽的山泉,自喉咙处,传遍全身,通体清凉,酣畅淋漓。
这是谁写的歌词?
眉似远山翠黛,眼如秋水凝波,海天依仿佛看到了一个翩翩美少年,一身白衣,从她眼前踏风而去。
查看了一番歌曲信息,海天依眉毛一扬。
等风吹帆!
她对这个艺名印象还算深刻,因为她关注过洛瑾瑜的第一次跨界之举。
《少年》发布那时,海天依留意了,当时还有些惊叹,洛瑾瑜跨界得非常成功。
而她自己则还不敢跨界,还没十足的把握。
搜了一下“等风吹帆”,海天依皱眉。
因为没找到她想找的信息,反倒跳出了一列列等风吹帆写的什么我为人族干啥的莫名其妙的。
看百科资料,寥寥一行字:等风吹帆,网络作家,主要作品有《我为人族开副本》。
写歌的等风吹帆怎么这么惨,连个自己的百科资料都没有?
人家一个写人人都能写的网络的写手,都有百科资料呢,虽然就一句话,可你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
回到周榜,海天依一边听《明月几时有》,一边看榜单。
这一看,她震惊了。
周榜前六名,有五首歌,词曲作者居然几乎全部出自同一个人——等风吹帆。
这么恐怖吗?
唱片时代,传媒有限,还被几大巨头垄断。
只要巨头想捧一个歌手,难度几乎为零。
不像后来,乃至现在,传媒丰富多样,渠道众多,巨头们再也无法垄断,草根出头的机会便来了,以致出现了很多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