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福军叔。”
“你来了最好,我前段时间到下面公社调研,有很多话想和你探讨探讨,走,咱们去我书房聊聊。”
原来前段时间,原西县出身高老复出,还没有正式工作,前来老家调研,原西县做接待工作,而田福军负责的就是做前期工作,在下面公社经过一番视察。结果发现,老百姓实在太穷了。别说白面膜了,黑面膜都吃不上。
许多人家已经断粮了。
于是他想起两年前和少安的一番谈话。
那个时候,少安说过:“上面……最好在种庄稼的事上不要管老百姓。让农民自己种……农民就是一辈子专种庄稼的嘛……农民的手脚被捆得死死的……眼下对农民种地不要指手划脚,就会好些的……”
再回想到少安娶了媳妇之后,搞了家庭副业,一两年时间穷家薄业就翻了身,不但还清了所有欠款,还盖了新院落。
还有一年前,他曾经听晓霞说过,少安判断出高考就在今年恢复……
点点滴滴表明,孙少安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农民,眼光格局都不一般。
田福军便打算和这个娃娃好好地探讨探讨,说不定能对农村农业问题的下一步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启迪。
来到书房,田福军给少安倒了一杯茶水,又给他递上一根纸烟,陈昭却拒绝了。
“福军叔,自打那年因为猪饲料地被批判,我就戒烟了。”陈昭坚决的推开纸烟。
“戒烟?你一个年轻娃娃,居然有这么大毅力戒烟!是媳妇管得严吧?”田福军一边笑着说道,一边伸手请陈昭坐下。
“福军叔,其实你不让晓霞通知我过来,这几天我也会专门拜访你的。”陈昭说道。
“哦,你也要专门来找我?好啊,看来你是还有话说啊。”
“是。福军叔,我有一个方案,事关咱们农民怎么吃饱肚子,而且这个方案,在咱们全国,至少在皖、川、粤等地,肯定已经有人在悄悄的进行了,当地的领导干部,肯定以保密的形势关注他们方案的推进情况。”
陈昭淡淡的说道。
田福军眉头微微一皱,手指头点在沙发上,沉吟片刻,说道:“那你放心大胆的说就行,我也给你保密。”
“嗯,我决定在我们双水村一队,将全体社员的土地按照土地贫瘠情况按户分配,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个人,种出来的来的粮食,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只要按照这个承包制度,我保证双税村一队的的社员们,一年就能脱贫,两年就能还清所有欠款,粮食可以比往年大丰收的时候还要多……”
陈昭侃侃而谈,将“大包干”详详细细的说给了田福军,然后说道:“这个设想虽然肯定是未来农村经济改革的方向,符合‘四三方案’的宗旨,但目前却不符合相关政策,所以我们队里即使要实施这个‘大包干’方案,也得秘密行动,人人都得按血印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