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人心不古成国公

作者:明少江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孝德帝虽然年近中年,和皇后与几位爱妃都不错,越是雄才大略的主,但这不代表他不喜欢玩乐,毕竟“寡人之疾”才证明皇帝龙精虎猛。

这几年,从津门和松江呈送上来的西洋玩意也不少,小得就很喜欢西洋人做的蛋糕。

而且夏守忠还知道,有人去倭国采买女子,还有番人准备带来白人女子。所以皇帝打听南洋女人也很正常。

至于后宫的皇后贵妃们知不知道这些事。

呵呵,身为皇帝的女人,这种事最好是装作不知道。

夏守忠身为御马监的太监,有自己的消息来源,皇帝知道什么风月消息,他肯定能提前知道。

据说市井中有海商讲南洋风月,还有好事的文人写成了小说,描述相关事宜。

据说袁崇焕的遗腹子当年成了武林盟主,因效忠闯王,结果战败离开京城,以至于心灰意冷,带着几千武林豪杰去了南洋,其中到有一大半是江湖女侠,他们在南洋开枝散叶……

以夏守忠的判断,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道德败坏,比那个前明的兰陵笑笑生还果粉。

虽说流落南洋的江湖女侠因苦练内功使得皮肤滑如绸缎,传到后人,与土人结合之后,更是滑腻动人,但也毕竟有我汉人的血脉,怎么可能整日里不穿衣服?

偏生这种东西最合京津富贵的胃口,还有书坊专门雕版印刷,真真是稀奇古怪,道德沦丧。

夏守忠想到这里,不由得连连摇头,只是这次要让成国公去南洋买卖女子,而且是天子让国公去做,实在是有点荒唐可笑。

在京城的那些书是风月书籍,但在江南一带的类似书籍却不太一样。

对于南洋女子的描述少了不少,对于南洋的财富则是描述的详细异常,说那里的金矿和银矿容易开发,而且还没有怎么开发,那里有香料和各种硬木,就地贩卖给番人的商船那都是暴利,能贩运回来,利润会更高。

那里的稻田一年可以熟三季,土人们都是外强中干之辈,只要是能够杀怕了他们,他们就是乖乖为你耕种的奴隶。

每一项都有例子举出来,这也不用凭空编造,许多人去南洋发财了,在本地勤劳刻苦,如果不被人杀猪的话,积攒出身家很容易。

那小册子上好死不死的还提到了一点,这些发财的都是要和本地的番人们缴税,在万丹和苏禄以及满剌加的还要给本地的土人豪酋缴税,如果不交税的话,那该有怎么样的好处进账。

据说当年袁崇焕的后人带着数千武林豪杰下南洋,杀怕了土人酋长,又和荷兰人、弗朗机人大战,夺下许多要地,更是富甲海内。

小册子上颇为轻蔑的提到,那些远道而来的白人兵卒对付土人还算是精强,虽然有炮有火铳,但袁家后人也不是傻子,跑到津门和成国公作军火生意,将那帮白人杀的屁滚尿流。

当初郑成功打退占据大琉球的荷兰人,虽然郑家后人和本朝为敌过,但大周朝对郑成功评价很高,依旧尊称他为“国姓爷”。

想想大周的手下败将、海盗头子的后人都能打败荷兰人,那大周勇悍之辈能和南洋白人抢夺地盘也是应有之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