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凶悍

作者:贾思特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拟定的新方案得到西蒙批准后,陈晴带着自己的团队立刻开始了行动。

斯高柏的盘子终究不大,只是一周时间,陈晴就吸纳了5%的斯高柏股票,完全以一支表面上与维斯特洛体系无关的离岸基金名义进行收购,因此,当这只基金突破5%持股后向sec进行报备,无论是华尔街还是斯高柏都没有太过重视。

直到随后两周。

陈晴的团队简直是堪称凶悍地不断在二级市场强势吸纳斯高柏股票。

短短两周时间,斯高柏的股价暴涨69%,市值从月初的1.2亿美元突破2亿美元大关。当所有人都反应过来,陈晴已经在公开市场上吸纳了超过21%的斯高柏股票,耗资3100万美元。

然后,摊牌。

而且是相当强势地摊牌。

陈晴团队兵分几路,分别与斯高柏的几家大股东联系,发起部分收购对方股份的要约。

其实,主要是硅谷的红杉资本和德克萨斯州的德州仪器。

斯高柏最初是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孵化的一家周边企业,随后,红杉资本又连续参与了ipo之前的多轮融资,前后投入也超过2000万美元。

去年3月份的ipo,斯高柏公开上市的股份大概为23%,不过,随着限售期结束后各个股东的不断减持,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份已经超过30%,近期面对陈晴团队的强势吸纳,又有人禁不住诱惑套现了不少。

截止摊牌,斯高柏的股权分布大致为红杉资本33%,德州仪器19%。陈晴团队掌握的21%,已经是第二大股东。剩余27%,还有11%掌握着另外一家与红杉资本类似的风投手中,最后16%,就是流通市场和管理层手中的持股。

摊牌内容也相当干脆。

陈晴团队丝毫没有遮掩自身维斯特洛体系的资本背景,以及,对中国vcd产业的看好,并且直接将一份商业方案展现在几大股东面前。

两个选择。

要么,红杉、德议和另外一家持股11%的风投按照当前股价再出售自身一半股份给维斯特洛体系,并且让出斯高柏的控制权,然后,维斯特洛体系将会发力开拓中国的vcd产业,大家共同控制这一市场。

要么,陈晴团队拿着自己的资金和方案,转向索尼或者飞利浦等电子厂商合作,双方成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斯高柏或许有优势,然而,在已经掌握了dvd标准的索尼等厂商面前,这些优势并不明显,vcd与dvd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差距显而易见。

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天的讨价还价。

最终,斯高柏一干股东选择妥协,三大股东累计出售给陈晴团队32%的股份,作价6300万美元,同时,陈晴团队还需要额外向斯高柏提供2000万美元低息贷款,作为后续计划的执行资金。

实现53%绝对控股的同时,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也让出了此前亲自担任的斯高柏董事长职位,计划交由陈晴推荐的艾曼纽尔·布兰特负责。

飞机降落前的最后十分钟,西蒙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飞快地将从旧金山那边传来的最终方案浏览了一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