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西蒙下午四点多钟抵达纽约,美国股市收盘,纳斯达克指数全天跌幅只有0.7%,远远低于去年12月11日的3.9%。
即使上次是西蒙起家的丹妮莉丝娱乐,这次涉及到了思科这只科技股,市场上的普遍观点却是西蒙·维斯特洛就是纯粹在逐渐套现资金用于其他领域投资,并不是预感到危机降临而大规模减持离场。
当然,纳斯达克指数处于高位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还不到3000点的纳指,似乎并没有很多人预料的那么疯狂。
1995年度,纳斯达克指数从1886点涨到2807点,涨幅为50.4%。
看似很高。
然而,新科技领域的几家龙头企业,比如当下最为耀眼的伊格瑞特公司,虽然要再过一周的月底才会公布1995年全年财报,但根据去年ipo前后陆续公布的几份季度财报估算,伊格瑞特1995年的全年营收增幅将能够达到70%左右。
这已经明显超过了纳指的增长速度。
还有思科、美国在线、微软、英特尔、sun等几大新科技巨头,因为本身体量都已经非常庞大等缘故,或许没有伊格瑞特那么疯狂,但年营收增长也普遍在30%以上。其中因为过去一年pc市场的全球性爆发,微软和英特尔的全年营收增长也都超过了纳指50%的增幅。
而其他中小型的初创科技企业,更是完全可以用非常形象的‘雨后春笋’来形容,年营收增长突破100%的都不知凡几。
如此蓬勃的新科技市场,作为科技股的主要上市平台,纳斯达克指数一年上涨50.4%,这过分吗?
当然不。
华尔街著名的《商业周刊》,恰好就在本周最新一期发表了类似观点,并且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很快传遍纸媒、电视和网络等各个平台。结果就是,维斯特洛公司第二波对思科的减持公告,只引起区区0.7%的纳指单日跌幅。
完全就是挠痒时的普通应激反应。
这当然也是西蒙有意为之。
西蒙想要延缓新科技市场过早进入狂热阶段,却不能一味打压,适当时机放出一些利好也是必然。如果市场情绪因为连续打压完全转向负面,那才是一场灾难。
因此必须张驰结合。
其中的操作当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需要权衡的因素很多。
还是那句话。
治大国若烹小鲜。
虽然抵达纽约已经临近下班时间,西蒙还是赶到了曼哈顿中城区与詹姆斯·雷布尔德会面,讨论过今天的市场动态以及维斯特洛公司近期的一些投资事项,詹姆斯又邀请西蒙去家里吃晚餐。
不好拒绝,便一起返回上东区雷布尔德家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