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这座城(5)

作者:贾思特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虽然初步确定这批社区将以前苏联时期赫鲁晓夫推广的‘筒子楼’为主要模板,但西蒙的要求是,这批房产的相对规格要更高一点,至少要包括独力的厨房和卫浴。

众人看来,这样的标准实在是有点高。

因为哪怕是首都基辅,此时大量存在的筒子楼,都还处在共用厨房和公共厕所的阶段。

不过,既然某人说要给居住其中的民众一种‘家’的感觉,让他们住下之后就舍不得离开,他们只是执行者,当然也没有太多理由反对。

反正都是大老板掏钱。

当然,众人也从某人强调的‘家’这个字眼上,隐隐又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虽然人口达到5000万级别,但相比国土面积,乌克兰依旧是地广人稀,因此,土地和房屋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太值钱的。如果在一座城市待不下去,或者觉得太艰苦,那么,想要离开,其实也很容易。

反之,当一座城市的居住条件比小镇或者乡村好上太多,习惯之后,产生依赖,再想离开就非常困难。

就像这次的安置计划。

西蒙提出的带完善厨卫的建筑规格,还只是一个基础,除了最基本的安置公寓,相关社区还将建造学校、医院、超市、影院、公园等等配套设施,真正能让居住其中的人在其间安家。

当然,虽然是安置小区,听起来似乎不那么高端,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申请租住。

这些安置小区只提供给在维斯特洛体系相关产业内工作的员工,如果你不是局中人,连租住资格都没有。而且,一旦离职或解雇,同样也会失去这些租房乃至其他一连串配套福利。而维斯特洛体系在里夫尼的各种产业,愚蠢的、懒惰的、不安分的人,肯定都不要。

西蒙短时间内没打算从这些项目中赚钱,凡是能够居住其中,至少表面上,都是在接受维斯特洛体系的补贴。

至于更深层次。

想要养出更优质的羊群,肯定要先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场所,毕竟也要给羊儿们一些希望,面前吊着各种萝卜青菜,也就由不得羊群不努力奔跑。至少,想要维持这种生活,别说偷懒,哪怕只是想要每天跑8小时,那也注定会被淘汰。

只有996才能获得福报啊!

总是说西方人8小时之外绝不肯多余付出,西蒙的计划,就是改变这种状态。

总而言之,现在补贴了多少,将来还是羊群们翻倍给自己赚回来。

柳达耶夫等人用餐之后又去往附近同样是维斯特洛体系旗下产业的歌舞厅娱乐,顺便继续讨论谁一些问题。罗夫诺帮的核心们终究不可能完全明白西蒙最深层次的考量,不过,对于里夫尼的未来,对于罗夫诺的未来,对于罗夫诺帮的未来,通过这份方案,所有人都更加信心十足。

刚刚在包厢内娱乐了不到半个小时,众人就收到了一份资料。

准确来说,是来自北美的一份杂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