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万舸争流

作者:大哥柯染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头可断,血可流,为了吉林老百姓,这粮食……不借!”丁大大也是豁出去了。

其实丁大大今天胆子壮,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觉得既然皇上给你这个总督大人小鞋穿,说明你已开始失宠了,说不定明儿你就不是总督了,我还怕你个鸟?

“不借就不借呗,说得这么英勇就义的,想搏一个好官名么?各位大人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按以前的行事规矩,在春耕前都是由官商运粮出关到东北,现在所有粮商的粮队都被截留在大雄关出不来。

大雄关城墙上已经挂了一排的人头,都是偷运粮食出关的……

皇上下的死命令,谁也没辙。

宝玉(燃小石)黑着脸说道:“各地将粮食缺口报上来吧,就这样了,散会吧。”

说完,宝玉(燃小石)站起身就往外走。

纳兰性德张了张嘴,没敢说什么,十多天被宝玉(燃小石)打过的痕迹还在呢。

李光地站了起来,说道:“总督大人,粮食的问题还没解决呢……今年老百姓青黄不接时吃啥?这是要大乱,这是要死人的啊……”

宝玉(燃小石)回头,冷笑道:“想不到孔孟之人也学得……够可以了,权利真的就那么迷人心窍么?再说了,你是安抚使,你干嘛来了?来看笑话来了?老百姓吃啥?没有粮食吃,就吃肉!”

宝玉(燃小石)丢下这么一句话就走,气得身后的李光地直跺脚。

历史上出了一个臭名万古的“何不食肉糜”皇帝,难道今天还要出一个遗臭万年的“没有粮食就吃肉”的东北总督?

何不食肉糜是晋惠帝执政时期的整出来的一个新名词。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今儿我们得好好说说……”后面传来李光地嘶哑的公鸭嗓音。

宝玉(燃小石)才懒得管他这个“孔孟曰先生”呢。

俺现在忙得很,得组织大的运输网络,把“吃食”给老百姓运去啊,这种“空头会”以后还是尽量少开些,真费脑细胞。

此时,从大连湾开始往北一直到库页岛的一百多个能出海的海湾都停着上千艘打渔船。

在大连湾最大的一艘打渔船上,年土尧穿着一身褐色的渔服丁不丁八不八地钉在甲板上,抬头看看日头,然后看了两眼沙漏,再从怀里掏出了师父最心爱的怀表,一脸的冷然。

“午时三刻,时辰已到,马上出发……出海啰!打渔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