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这么多话白说了。
李郸道问道:“单单知道,你是蛤蟆陵的,还不晓得你叫什么名字?以后逢年过节,没人祭拜你,我给你上柱香。”
“奴家汤秋儿。”女鬼又娇羞得用蚊子大小的声音道:“谢谢。”
“这算啥啊,我问你件事,这只鞋子的主人,你知道不?”
李郸道拿出那只鞋。
汤秋儿看了眼鞋子道:“看着眼熟,好像是个书生的。”
“什么书生?在哪呢?”
“在稍微上游一些,他在我们这鬼圈里算是出名的,做了鬼还文邹邹的。”
李郸道道:“那说明他本心还算清明,没有变成浊物,这是读到书了的表现。”
“奴家带郎君去找她。”
汤秋儿带起一阵风,卷着李郸道一身轻盈。
李郸道一跑,一步就有一丈远,跟马甲符差不多。
到了河边一处大石头处,见河中有一书生,一般身体在水上,一半身体在水下,对天吟诵诗句。
“我本邯郸士,祇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劳君行路悲。”
又低头自诵:“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悲音婉转。
“他怎么没有被收去?”李郸道奇怪。
“他是水鬼,不归城隍管,又不愿意害人,但空会读书,没有韬略,在龙君那里做了个清客,教教小妖们认字罢了”
“穷书生,有人找你!”汤秋儿叫道。
“姑娘来了!难道姑娘也有雅兴,于我于河心散步?”
“是我家郎君找你,你丢的那只鞋找到了。”